花满金盆,香凝碧帐,小楼晓日飞光。
有人相伴,开镜点新妆。
脸嫩琼肌著粉,眉峰秀、波眼宜长。
云鬟就,玉纤溅水,轻笑换明珰。
檀郎。
犹恣意,高欹凤枕,慵下银床。
问今日何处,斗草寻芳。
不管余酲未解,扶头酒、亲捧瑶觞。
催人起,雕鞍翠幰,乘露看姚黄。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满庭芳》是一首宋代朱敦儒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花容月貌,身着精美的服饰,被镜子点缀出新妆。她有人陪伴,坐在小楼上,迎接晨曦的阳光。她的脸蛋嫩滑如玉,眉峰秀丽,眼波流转,非常迷人。她的发髻像云一样飘逸,发丝如玉带溅起水花,她轻笑时闪现着明珰的光彩。她与檀郎相伴,尽情地享受高枕凤凰的舒适,懒散地躺在银床上。她问檀郎今天想去哪里寻找芳草的香气。她并不在乎自己是否已经解酲,她举起酒杯,亲自端起瑶琼美酒。她催促檀郎起来,准备好车马,乘着清晨的露水去观赏早霞的美丽。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娇媚的女子的形象。她的容貌和仪态都极具吸引力,她与檀郎一起享受着奢华和悠闲的生活。整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唯美和情调,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奢华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也展示了宋代社会上层人士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中文译文:
花满金盆,香凝碧帐,
小楼晓日飞光。
有人相伴,开镜点新妆。
脸嫩琼肌著粉,眉峰秀、波眼宜长。
云鬟就,玉纤溅水,轻笑换明珰。
檀郎。犹恣意,高欹凤枕,慵下银床。
问今日何处,斗草寻芳。
不管余酲未解,扶头酒、亲捧瑶觞。
催人起,雕鞍翠幰,乘露看姚黄。
诗意和赏析:
《满庭芳》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以及她的奢华生活。诗中花满金盆、香凝碧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盛世繁华、芳香四溢的氛围。女子的容貌娇美,她的脸蛋嫩滑、眉目如画,令人陶醉。她的发髻如云般飘逸,在轻笑中闪现明珰的光芒,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诗中提到的檀郎,应该是指女子的伴侣或情人。他们一起享受着奢华的生活,高枕凤凰、银床的描绘凸显出他们的贵族身份和舒适生活。女子询问檀郎今天想去哪里寻找芳草的香气,表现了她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共同探索的渴望。
诗的最后几句描述了女子不在乎自己是否已经解酲(醉意消退),她举起酒杯,亲自端起美酒,催促檀郎起床准备出行。她期待着早晨的露水,准备乘坐雕鞍(华丽的鞍饰)和翠幰(华丽的车厢),去欣赏姚黄(早晨的阳光)。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形象,同时也展示了她的优雅生活和对自然美的追求。通过对女子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美的赞美,对奢华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致的欣赏。整首诗词在意境上非常唯美,给人一种浪漫悠闲的感觉,展现了宋代时期上层社会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
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幽居。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苍爪嫩芽开露茗,红根小把瀹烟蔬。年来自许机心尽,颇怪飞鸥自作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不惜佳人国为倾,髑髅头盖野狐精。丈夫更有何郎粉,老眼须君业镜明。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