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藤黄葛一山癯,万事从人笑阔迂。
作计尚余诗气习,遣閒须著睡工夫。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谩兴》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乌藤黄葛一山癯,
万事从人笑阔迂。
作计尚余诗气习,
遣閒须著睡工夫。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幽默、戏谑的语调表达了诗人的心情。诗中描述了一座山,山上长满了乌藤和黄葛,这座山显得瘦弱萧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在世俗事务中的迂腐和无趣,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形象生动的描写方式勾勒出了乌藤黄葛一山的景象,通过对比山的贫瘠和荒凉,诗人暗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无趣和陈腐。诗中的“笑阔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嘲讽,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从人们的笑声中延伸出来的,而这种笑声往往是因为事物的迂腐和无聊而产生的。通过这种戏谑的方式,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诗歌创作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作计尚余诗气习,遣閒须著睡工夫”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能够应付一些琐碎的世俗事务,但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浓厚的诗意,对诗歌的热爱和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最后一句“遣閒须著睡工夫”,表明诗人将闲暇的时间用于睡眠,以此来追求更好的创作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嘲讽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