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茅山道中》

蜿蜒西北来,土阜馀百里。
怪石从巉岩,势距三峰止。
大峰东南倾,中峰伏龙起。
绵绵亘不断,小峰平而峙。
名虽汉代立,山自开闢始。
我来春雨馀,峰色有如喜。
绿鬟光可鉴,栉沐初出水。
飘渺三仙人,婆娑一老子。
情知隔凡圣,颇亦达生死。
埋金何必问,采药聊复尔。
洞孔滴丹泉,手掬嗽吾齿。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茅山道中》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茅山道中的景色和作者在此的感受,表达了对山水之美和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蜿蜒西北来,土阜馀百里。
曲折地延伸向西北,土山连绵延续百里。

怪石从巉岩,势距三峰止。
奇特的石头从陡峭的岩石上伸出,直到遇到三座山峰而停止。

大峰东南倾,中峰伏龙起。
最高的山峰向东南倾斜,中间的山峰像一条蜿蜒的龙躺卧。

绵绵亘不断,小峰平而峙。
山峰连绵不绝,没有间断,而小山峰则平坦而直立。

名虽汉代立,山自开闢始。
虽然山峰的名字是在汉代确定的,但这座山从自然界的形成开始就存在。

我来春雨馀,峰色有如喜。
我来到这里时,春雨刚刚停过,山峰的颜色显得欢喜如意。

绿鬟光可鉴,栉沐初出水。
山峰上的树木翠绿如发,光亮可鉴,如刚洗过头发初次出水。

飘渺三仙人,婆娑一老子。
空灵飘逸的仙人有如三位,优雅的老子独自婆娑起舞。

情知隔凡圣,颇亦达生死。
感悟到与尘世不同的超凡境界,也颇能理解生死的奥秘。

埋金何必问,采药聊复尔。
为何追求埋藏的财宝,不如随意采摘山中的草药。

洞孔滴丹泉,手掬嗽吾齿。
洞口滴落红色的泉水,用手掬起来漱洗我的牙齿。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茅山道中的山水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山川之美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通过山峰的形态和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山的历史和起源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生死、超越尘世的思索。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以山的形态和景色来表达情感和境界的变化。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内心的净化。

  • 《偈颂九十三首》

    据此丈室,无可不可。要行即行,要坐便坐。漆桶相挨,一时打破。三脚虾蟆透九垓,笑倒嵩山破灶堕。

  • 《得张正字诗》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 《赋得生刍一束》

    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蒨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每惭蘋藻用,多谢vK兰荣。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谘询如不弃,终冀及微生。

  • 《令节即事简晞仲德施》

    寒食清明节令佳,禁烟遗俗渺天涯。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犹烦翠幕遮。长短骤看森雨笋,高低难觅旋风花。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

  • 《得月亭》

    月照乾坤岂得私,只缘近水倍光辉。况逢秋杪气犹爽,一笑从容尽醉归。

  • 《雨里问讯张定叟通判西园杏花二首》

    梅不嫌疏杏要繁,主人何忍折令残。也知雨意将无恶,为勒芳菲故故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