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
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上象壶中阔,平生醉里忙。
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窦常,字中行,大历中及进士第。隐居广陵之柳杨着书,二十年不出。后淮南节度杜佑辟为参谋。元和间,自湖南判官入为侍御史,转水部员外郎,出刺朗州、固陵、浔阳、临川四郡。入为国子祭酒,致仕,卒赠越州越督。有集十八卷,今存诗二十六首。
《茅山赠梁尊师》是唐代窦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年来,我在茅山的云屋中拜访尊师。
青山依然,白日长久。
春天里我种下花,冬天扫雪。
夜晚我燃烧香案,看着箓书。
我曾拜访尊师,学习了广阔的知识。
一生都忙于追求醉境。
如今我很幸运地成为了修仙者,
希望能得到尊师的指点,获得大还丹的秘方。
诗意:
《茅山赠梁尊师》这首诗向梁尊师表达了作者窦常多年来对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茅山被视为修仙之地,作者曾经在茅山向梁尊师学习修炼之道。诗中表达了青山白日长久的表面现象,以及作者在茅山生活的平常之景。作者种花、扫雪,燃香看箓,都是修炼之事,表达了作者对修仙之道的敬重和专注。诗中也表达了作者一生都忙于追求醉境,可能是指作者一直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和修行的忙碌状态。最后,作者幸运地成为了修仙者,希望能得到尊师的指点,获得大还丹的秘方,进一步提升修行。
赏析:
《茅山赠梁尊师》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茅山的景物和修仙之事。通过常见的自然景物和修炼细节,展示了作者对修仙之道的追求和对梁尊师的敬意。诗中对于茅山的描绘,以及作者自己的修行经历,都是以简短而有力的字句点化的,使整首诗内容饱满而紧凑。作者的语言幽默轻快,诗中有着一种诙谐玩味的风趣。这首诗具有唐代诗歌的特点,简洁明快,意境悠远,通过寥寥数语,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激之情和修炼之道的追求。诗中展示了茅山的神秘和作者的一份对修炼之道的虔诚,使读者对茅山、修仙之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想象。
蒜山东渡得林丘,邂逅篮舆亦少留。今日更知莱氏隐,暮年长忆武陵游。欲营垣屋随穿斸,尚叹尘沙隔献酬。遥约勾吴亭下路,春风深驻五湖舟。
人家多住竹篱中,杨柳疏疏尚带风。记得下孤城下路,白云依旧两三篷。
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筋力従凋朽,肝心罢激昂。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三休寻磴道,九折步云霓。瀍涧临江北,郊原极海西。沙平瓜步出,树远绿杨低。南指晴天外,青峰是会稽。
梦笔异文通,诗篇总自工。民哦三伏里,句句是清风。
猛雨连天水满湖,扁舟风撼碧涛粗。掀髯笑咏烟波里,两岸人应作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