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当此风霜面,政要渠侬铁石心。
我亦苦吟羞不足,愿从千古觅遗香。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梅花绝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是宋代赵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自嘲和对名士风采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谁能当此风霜面,
政要渠侬铁石心。
我亦苦吟羞不足,
愿从千古觅遗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风貌的自嘲。诗人以梅花来比喻自己,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依然盛开,面对风霜依旧坚韧。诗人暗示自己虽然面对困难和逆境,但内心坚定如铁石。然而,诗人又坦言自己的才华有限,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的苦心和不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名士风采的向往,希望能从千古中找到一丝残留下来的遗香,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以梅花为象征,通过对比诗人自身境遇,展示了梅花的坚韧品质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诗人通过自嘲,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和追求卓越的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像梅花一样,经受住风霜的考验,在困境中展现出内心的坚强和才华的璀璨。整首诗以简练、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和对名士风采的向往。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格的追求和自省,同时也凸显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以自然为媒介表达情感和人生哲理的特点。梅花作为冬季花卉的代表,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强、纯洁和不屈的象征意义。通过梅花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追求卓越的渴望。同时,诗人对名士风采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高尚品质和人格修养的追求。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