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梅花》

北风万木正苍苍,独占新春第一芳。
调鼎自期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
月娥服御无非素,玉女精神不尚妆。
洛岸苦寒相见晚,晓来魂梦到江乡。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梅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风吹过万木苍苍,
独占新春第一芳。
我自信调鼎必能成功,
但让天下花朵无香。
月亮女神不需艳妆,
玉女精神不在外表。
在洛阳的岸边,
苦寒使我们相遇晚,
但黎明时分,我的灵魂梦游到江乡。

诗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描绘了北风吹过苍茫的景象,梅花在新春中独占鳌头。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自信心,暗示自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在世界上其他的花朵中没有香气。诗中还以月亮女神和玉女为象征,强调精神的高尚和内在的美。最后,作者以洛阳的岸边为背景,表达了寒冷使得相聚晚了,但在黎明时分他的灵魂却梦游到江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性。北风吹过苍茫的景象和梅花在春天中的独占,反映了梅花的坚韧和不畏寒冷的品质。作者以调鼎自期来表达自己的自信和决心,强调了个人的努力和奋斗的重要性。然而,作者也暗示了梅花虽然没有香气,但它独特的美丽仍然在花海中独树一帜。

诗中的月亮女神和玉女是象征性的存在,通过与梅花的对比,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月亮女神无需艳妆,玉女的精神不在外表。这种表达方式传递了一种深层次的价值观,强调了内在美和精神的高贵。

最后,诗的结尾以洛阳的岸边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与某人的相遇相晚的情景。寒冷的环境使得他们的相遇推迟了,但在黎明时分,作者的灵魂却梦游到江乡,这种情感上的超越给诗增添了一层神秘和浪漫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自信和独特性,以及与月亮女神和玉女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在品质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同时,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于时空的超越和对于灵魂的追寻,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 《林卧柬方外友》

    空斋寂寞对青山,桂树丛深好寄攀。南岳先生勾曲去,东林长老沃洲还。蜩攒露柳声偏咽,蝶绕晴花影自闲。疏懒能令相识远,孤云独鹤水潺潺。

  • 《感遇二十五首》

    士生有轻重,初非他人为。视身真千钧,所压无不摧。群偷让弊汉,喘走恐后时。隆中贤少年,长啸弄锄犁。白头左将军,敛衽喜得时。狠石挈紫髯,老瞒受鞭笞。艰难永安诏,委国忘其儿。心知龙鸾人,不顾鸱鸦资。使无三顾重,一饱起相疑。

  • 《减字木兰花》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 《符倅同游雁荡赓其所和范相游山韵》

    晚学愧淹博,微官妨隐盘。攀龙荣请一,敛板喜承颜。懦庸资盼睐,簿领洗尘烦。南丰茂人杰,才望蔼江关。题舆裨德政,镇俗念时艰。仙山寻胜外,妙句落人间。气连天柱壮,清夺霜空寒。一读三叹息,发立谁敢谩。但嗟俊逸才,尚滞海之湾。中兴急贤哲,日日闻赐环。况复有如公,骥足

  •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遂赋二章》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