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花销殒荔殊小,海上雨云氛气昏。
感慨干戈异乡客,愁思骨肉与谁论。
白鱼紫笋清庖隶,卢橘杨梅积市门。
作吏天涯何所得,一春黄卷伴芳樽。
《梅雨一首》是苏籀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雨一首
柑花销殒荔殊小,
海上雨云氛气昏。
感慨干戈异乡客,
愁思骨肉与谁论。
白鱼紫笋清庖隶,
卢橘杨梅积市门。
作吏天涯何所得,
一春黄卷伴芳樽。
【中文译文】
梅雨一首
柑花销落,荔枝独特而微小,
海上雨云笼罩,气氛昏暗。
感叹战乱使异乡客流离,
忧思亲人,无人能诉衷肠。
白鱼、紫笋清香佳肴供奉,
卢橘、杨梅堆满市门。
做官远离家乡,得到何等回报?
一春之际,黄卷作伴,芳酒共饮。
【诗意和赏析】
《梅雨一首》通过描绘梅雨季节中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乱的感慨。诗中的柑花销落、荔枝微小,以及海上雨云笼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阴郁、凄凉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感叹干戈所带来的异乡客流离的命运相呼应,诗中的人物感到无依无靠,思念亲人却无人能够倾诉。
诗中还描绘了白鱼、紫笋等美食,以及卢橘、杨梅等丰富的水果,突出了市场的繁荣和物质的丰富。然而,诗人作为一个官员,他在天涯何所得?这是对官场生涯的思考和对功名利禄的质疑。最后两句“一春黄卷伴芳樽”,表达了诗人在官场生涯中的寂寞和无奈,他只能在春天里拿起黄色的卷册,与芳酒为伴。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对所处环境的疑问。诗人通过梅雨季节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人生、官场和家国的思考和感慨。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入南京。赴蓬瀛。显出王风九转成。超然得上升。宠何荣。辱何惊。三髻山侗绝利名。何愁性不灵。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塞向倾书槴,开炉积豆萁。林居得温暖,天遣养衰迟。瓮盎藏蔬後,鉏耰下麦时。农家冬最乐,我老颇能知。
自古大圣人,犹以为难事。而况后世人,岂复便能至。求之不胜难,得之至容易。千人万人心,一人之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