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为妖欲请雩,真人问雨几时无。
先将凤表投金阙,拟向龙潭下铁符。
弹指雷鸣三霹雳,举头云起一须叟。
笑将斗柄轻轻戽,倒泻银河万斛珠。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这首诗词《美周都监祷雨验》是宋代白玉蟾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旱魃为妖欲请雩,
真人问雨几时无。
先将凤表投金阙,
拟向龙潭下铁符。
弹指雷鸣三霹雳,
举头云起一须叟。
笑将斗柄轻轻戽,
倒泻银河万斛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美周都监的官员向神仙祈雨的故事。旱魃是一种传说中的妖怪,它出现表示旱灾临近,人们需要祈求雨水以保护农作物和民众生活。美周都监向真人(指神仙)询问何时才能下雨。他首先将凤形的祷告表奏章投递给皇帝,希望皇帝能为百姓祈福,然后准备去龙潭下方铁符(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请求雨水。突然间,雷声随着指弹而响起,云彩飞涌,一位长须老人出现。他轻轻地拿起斗柄(古代祈雨仪式中使用的器具),银河般的雨珠倾泻而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祈雨为主题,通过描写祈雨过程中的种种景象,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使得整个过程生动而有趣。旱魃、真人、凤表、金阙、龙潭、铁符、雷鸣、云起、须叟、斗柄、银河、万斛珠等形象的运用,形成了一幅幅绚丽的画面。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整首诗词情感高昂,气势磅礴。从最初的请求雨水到最后的雨水倾泻,通过雷声、云起、长须老人的出现,诗中情节逐渐升华,展现出宏大的自然力量。诗人通过运用夸张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祈雨过程中的紧张与激动,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了祈雨的场景,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诗词也蕴含了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于神灵的信仰。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水沈为骨郁金衣。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年年勾引赋新诗。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今年新拜李邕州,又见君为邵郡侯。可是朝廷怜远俗,独于湖广用名流。南轩学待真傅绎,槃涧家须旧业修。瓜戌少赊元不恶,自因二事合归休。
久向名飞未习眉,寻踪几折过岩欹。转从怪道泉珠洒,飘瞥悬崖乳玉垂。开落松花数许里,短长竹子百余枝。却逢种术东篱下,翻问溪童是阿谁。
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素书在黄石,岂敢乱跪履。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协律新教罢。河阳始学归。但令闻一曲。余声三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