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梅》

舍南舍北雪犹存,山外斜阳不到门。
一夜冷香清入梦,野梅千树月明村。

作者介绍

高似孙,字续古,号疎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余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余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爲着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爲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疎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高似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疎寮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爲第一卷。以辑自《四库全书》本《蟹略》、《百川学海》本《骚略》之诗,爲第二卷。《后村诗话》、《天台续集别编》等书所录之诗及断句,编爲第三卷。

作品评述

《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高似孙。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舍南舍北雪犹存,
山外斜阳不到门。
一夜冷香清入梦,
野梅千树月明村。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冬季的景色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冬季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北方和南方的地方都还有残留的积雪,斜阳已经无法照射到门前。夜晚,冷风中飘来梅花的清香,清凉的味道进入作者的梦中。在村落中,无数的野梅树在明亮的月光下闪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了冬季的景象,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冬季之美的感受。诗中的舍南舍北雪犹存,山外斜阳不到门,形象地描绘了北方和南方的冬天依然被积雪所覆盖,夕阳已无法照射到屋前,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然而,诗中的一夜冷香清入梦,野梅千树月明村,却展现了冬季中的一丝温暖和生机,梅花的香气在寒冷的夜晚弥漫,给人以舒适和安慰。野梅树下的月光照耀着整个村庄,给人以宁静和希望的感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独特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冬季中的冷酷与温暖、寂寞与宁静的对比。梅花作为冬季的花朵,象征着坚强和希望,在寒冷的季节中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给人以勇气和力量。整首诗通过对冬季景象的刻画和梅花的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子游》

    犬马何以别,斯言似太深。深言变养者,可不敬於心。

  • 《送乔施州》

    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江上青山横绝壁,云间细路蹑飞蛇。鸡号黑暗通蛮货,(胡人谓犀为黑暗。)蜂闹黄连采蜜花。共怪河南门下客,不应万里向长沙。(乔受知于吴丞相,而施州风土大类长沙。)

  • 《句》

    城中十月雨蒙蒙,遥看句骊半山雪。

  • 《锦帐春(淮东陈提举清明奉母夫人游徐仙翁庵)》

    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政寒食、清明时候。奉板舆行乐,使星随后。人间稀有。出郭寻仙,绣衣春昼。马上列、两行红袖。对韶华一笑,劝国夫人酒。百千长寿。

  • 《从军行》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 《十二月十五日去年以此日归》

    日月相望夕,西归昔问途。焉知穷岁迫,重寓客楼孤。压雪弥河舫,胶冰噤树乌。遥怜万山里,儿女乏寒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