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梦保母如儿时》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
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
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
只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
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
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梦保母如儿时》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诗人回忆自己儿时的情景,以及对母爱的思念和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梦保母如儿时

忆昔儿时衣百花,
阿母扶我上戏车。
两岁读书未离乳,
书罢寻乳犹归家。

年方十三失阿保,
弱冠慈母仙去早。
只今堂上独灵椿,
念及庭萱怨露草。

夜来忽梦如儿年,
阿保携抱慈母怜。
人生安得常童颠,
只作婴儿啼母前。

译文:
回忆起儿时,我穿着五彩斑斓的衣裳,
母亲扶我上戏车。
两岁时就开始读书,但还依赖母乳,
读书一结束就寻找乳房,急切地回家。

十三岁时,失去了保姆,
年纪轻轻,慈爱的母亲早已仙去。
现在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想起当年庭院里的庭萱,唯有露水湿润草地。

夜晚里突然梦见自己还是个孩子,
保姆携着我,慈爱地怜视着我。
人生能否常常像童年一样天真烂漫,
只能在母亲面前才能成为婴孩哭泣。

诗意:
这首诗以儿时的回忆为主线,表达了对童年时光和母爱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穿着美丽的衣裳,母亲扶着他上戏车的情景,以及在读书之余寻找母乳的情景。诗人年方十三时,失去了保姆,母亲也早逝,如今家中只剩下他一个人,回忆起家中庭院里的庭萱之景,令他倍感孤独。然而,在梦中,诗人又突然回到了儿时,保姆携着他,母亲满怀慈爱地照料着他,这使他体验到了儿时的快乐和温暖。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童年时光和母爱永远珍藏的愿望,希望人生能够常常保持童心,只在母亲面前成为婴儿般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儿时的场景和情感。通过对儿时时光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深思念和向往,展现了儿时的天真、温暖和依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童年的欢乐与长大后的失落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母爱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最后两句“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表达了诗人对童年时光和母爱的渴望,希望能够永远保持童心和对母亲的依赖,这是一种对纯真、无忧无虑时光的向往和对母爱的珍视。

这首诗表达了家庭情感和亲情的主题,通过儿时的回忆和梦境的幻想,诗人唤起了读者对童年的共鸣和对母爱的感慨。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温暖和感动。它让人们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思考亲情的珍贵和母爱的无私奉献,使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亲人和幸福的时光。

  •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

    侧闻郡守至,偶乘黄犊出。不别桃源人,一见经累日。蝉鸣念秋稼,兰酌动离瑟。临水降麾幢,野艇才容膝。参差碧山路,目送江帆疾。涉海得骊珠,栖梧惭凤质。愧非郑公里,归扫蒙笼室。

  • 《答赵子(一作寄诗答赵象)》

    绿惨双蛾不自持,只缘幽恨在新诗。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

  • 《苏武令》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 《送吕涛典狱之梧州》

    峡口苍梧县,城依南斗魁。江浑海潮上,地热火山来。草没嘉鱼穴,云封拜表台。到应无狱讼,豆蔻酒频开。

  • 《国香(同前)》

    十月新阳。喜桃杏秀发,宫殿春香。宝历开图,文母协应时康。诞庆欣逢令旦,向花闱、罄列嫔嫱。欢荣是九五,侍膳芳筵,翠扆龙章。天心人共喜,拱三钗瑞彩,同捧瑶觞。禁中和气,都入法部丝簧。一片神仙锦绣,正珠帘、高卷云光。遐龄祝亿载,永奉慈颜,地久天长。

  • 《春早四首》

    屋山无笋圃无蔬,釜冷樽空客至疏。说与厨人稀作粥,老夫留腹要盛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