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
虚檐明气生朝露,远树寒声过夜潮。
白骨又惊山下满,朱颜刚向客不消。
时平不爱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梦觉》是宋代诗人戴表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梦觉依然一草寮,
梦中的醒觉仍然在一座简陋的茅草屋中,
浮踪已惯任飘摇。
虽然身世多变,但我已经习惯了漂泊飘荡。
虚檐明气生朝露,
虚檐下明亮的气息催生了朝露,
远树寒声过夜潮。
远处的树木传来寒意,夜潮涌动。
白骨又惊山下满,
山下的白骨再次惊动,
朱颜刚向客不消。
红颜刚刚归来,客人却即将离去。
时平不爱通侯印,
时光平静,不爱通达侯印,
且愿深林作老樵。
愿意在深林中做一位老樵夫。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梦境中的觉醒和现实中的游荡,表达了诗人在变幻的世事中的坚韧和淡泊。诗中的茅草屋、朝露、夜潮等意象,展示了生活的简朴和自然的变化。白骨和朱颜的对比,传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替。同时,诗人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和对名利的淡漠,希望能够远离尘嚣,在深山中过上宁静而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意充沛,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豁达心态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心境。
园亭堪避暑,栖息忽经旬。雨挟秋风至,凉生夜气新。絺衾犹恋枕,蟋蟀渐依人。容易悲摇落,天涯旧逐臣。
听雨侵阶竹,归艎入槛荷。天晴龟曝背,人静鸟吟柯。挟册弟兄对,煮茶宾客过。居閒在此乐,余乃事奔波。
唇亡则齿寒。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唐时吕岩叟,换骨成神仙。遗丹传老树,变化延其年。丹香忽融液,散入苍崖巅。长生孕灵草,茎叶何鲜鲜。枯根挂碧落,吞吐流虚烟。不受水土力,不随寒暑迁。谁能登云梯,移来此檐边。丹花与群木,丽质徒娟娟。彭泽虽爱菊,两院荒金钱。濂溪空爱荷,开落秋风前。峭峰山中客,道眼
暗朱箔雨寒风峭,试罗衣玉减香销。落花时节怨良宵。银台灯影淡,绣枕泪痕交。团圆春梦少。
白发江湖暗,青灯几席凉。病身几千百,佳节又重阳。命也吾何奈,天乎孰可量。元龙楼百尺,犹得慰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