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争蔽亏,日月无全辉。
楚路饶回惑,旅人有迷归。
骐骥思北首,鹧鸪愿南飞。
我怀京洛游,未厌风尘衣。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梦泽中行》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楚山争蔽亏,
日月无全辉。
楚路饶回惑,
旅人有迷归。
骐骥思北首,
鹧鸪愿南飞。
我怀京洛游,
未厌风尘衣。
中文译文:
楚山争相掩蔽阳光,
日月无法完全照耀。
楚地的道路曲折迷离,
旅人们常常迷失归途。
高贵的骐骥渴望向北驰去,
美丽的鹧鸪愿意南飞。
我心怀对京洛之游的向往,
并不厌倦风尘的衣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孟郊的游历与思考之旅。诗中的楚山和楚地象征着困境和迷惑,它们掩蔽了阳光的光芒,使得日月无法完全照耀。楚地的道路曲折蜿蜒,容易使旅人迷失方向,回到家园变得困难。
然而,诗中也充满了希望和向往。骐骥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马,它向北首思念着故乡,而鹧鸪则向南飞翔,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自由之情。诗人自己也怀揣着游历京洛(指京城和洛阳)的梦想,虽然历经风尘,但并不感到厌倦。
整首诗以楚山、楚地和旅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游历中的心境和情感。尽管面临困难和迷惑,诗人仍然怀揣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坚定不移地追寻自己的梦想。这首诗词充满了旅行者的豪情壮志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和回归的渴望。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