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窗深闭大槐宫,一枕清风瞬息中。
穷劫至今佛与祖,楼头知是几声钟。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巖。爲青原下十三世,宝峯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梦宅》是宋代佛教僧人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清新唯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梦中的宅院景象,融入了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六窗深闭大槐宫,
一枕清风瞬息中。
穷劫至今佛与祖,
楼头知是几声钟。
诗词表达了作者梦中宅院的景象。"六窗深闭大槐宫"描绘了宅院的六扇窗户紧闭,宅院被高大的槐树围绕。"一枕清风瞬息中"表达了作者在梦中感受到的宁静和清新的气息,犹如一阵清风经过枕边,转瞬即逝。
诗词的诗意主要体现在后两句。"穷劫至今佛与祖"意味着佛教与祖先信仰的传承与延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追求,对超越尘世红尘的向往。"楼头知是几声钟"暗示了作者对于宅院所在的楼阁上悬挂的钟声的关注。钟声是佛教寺庙中常常敲响的,它有助于人们静心净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整首诗词通过对梦境中宅院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宁静境界的向往。诗词将佛教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突显了作者的修行心境和对佛法的敬仰。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宁静、追求和智慧,进而引发对生命意义和超越世俗的思考。
青天遥望片云无,坐待冰轮出海隅。沆瀣已垂梧叶重,婵娟犹惜桂华孤。夜阑红烛休更秉,春满香醑不用沽。且放虚檐歌缓转,恐惊三匝未栖乌。
吾诗多为海棠哦,花意依前怨不多。已拆未开浑是韵,乍浓还淡总由他。留连春色能销底,请托东风定肯麽。岂是少陵无句子,少陵未见欲如何。
垛翠云蓬远。日鸟高、炎官直午,暑风微扇。二六尧蓂开秀荚,跨海冰轮待满。怪院落,笙箫如剪。太乙然藜天际下,度卯金仙子,生华旦。依日月,近云汉。经时持橐明光殿。问江乡年来有几,只君方见。入座夫人难老甚,炯炯金霞照眼。笑指点,琼舟权劝。愿得调元勋业就,为红泉石磴
广寒仙子衣作裳,夜从宓妃款英皇。朝游洛蒲暮潇湘,红妆翠羽森成行。仙姿不作时世妆,或凝朝霞艳秋霜。临流顾影濯沧浪,游鱼属玉双鸳鸯。长良北斗相低昂,笑中如花语如香。徘徊醉著清漏长,炯然开奁照湖光。湖风吹水洒面凉,明珠落佩千鸣珰。碧筩宛宛中可觞,为君行歌酌天浆。
浆酒香浮桂与椒,此间谁惜马蹄遥。爱君涧壑沉吟树,笑我江湖濩落瓢。前日好风犹泛座,只今零露已盈条。东山妓女诚何算,颇羡周郎得小桥。
少年不学稼,老大生理拙。入山采黄精,穷冬一尺雪。虎狼正纵横,原野有白骨。伤心重伤心,吾饥何足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