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梦至一园池藕花盛开水鸟飞鸣为作二小诗记之》

平池秋水雨来深,无数红妆出岸阴。
翠幕深藏知有意,白鸥相见本无心。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梦至一园池藕花盛开水鸟飞鸣为作二小诗记之》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中来到一个园池,藕花盛开,水鸟飞鸣。为此写下两首小诗以作纪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中的景象,作者在梦中来到一个园池,秋水平静,雨水来临时更显深沉。园池中无数的红妆藕花从岸边的阴影中绽放出来,给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感觉。翠幕深深地藏在藕花中,似乎有着某种含蓄的意味。白鸥相互相见,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梦中的园池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的平池秋水和盛开的藕花,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与雨水的到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诗的层次感。翠幕深藏在藕花中,给人以隐喻的感觉,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思考。白鸥相见本无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淡然态度,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世事的超脱和无欲无求的心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情怀。

  • 《失调名》

    藕叶清香胜花气。

  • 《摸鱼子 中都饯荀平叔都事赴大都》

    正荒寒似逃空谷,佳人又话离别。风低白草天无际,漠漠平沙如雪。心欲折。看落日飞鸿,一线明还灭。长歌激烈。把湖海襟期,关山风物,取次付弹铗。毛锥子,千古钻研搜*。谁知更比鸠拙。仲宣不作登楼赋,闲杀一天秋色。珊佩*。羡公去鸣驺,醉上长安陌。予怀转结。怕紫塞寒深,

  • 《云泉亭》

    绝顶郁其前,寒崖喷玉泉。亭成山补阙,境胜我搀先。树杪江天接,榕根石磴悬。赏心遂连日,合为智仙传。

  • 《满江红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 《同邹侍讲诸公游长春宫故址(四首)》

    飘飘上崇冈,游目眺西山。高山丽晴景,超然神虑闲。群峰竞奔峭,历历纷上干。西连雁门阻,东瞰沧海湾。信哉天地灵,万古开险艰。兴言展良游,缅邈不可扳。但看芙蓉色,隐映青云间。灵踪良可感,览胜自忘还。

  • 《春尽》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入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