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孟子·善与人同》

善出於人元即性,在人在我本无殊。
常人未免为私累,上圣之心道与惧。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孟子·善与人同》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善出於人元即性,
在人在我本无殊。
常人未免为私累,
上圣之心道与惧。

诗词的中文译文:
善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
在人与我之间本无差别。
常人常常为私欲所累,
上圣之心与道亦感到惧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性中的善良,并提出善良是与众人本质相连的。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没有人天生优越或劣势。然而,常人常常被私欲所困扰,远离了善良的本性。即使是上圣之人也会因为心中的善良和道德而感到恐惧,因为他们意识到人性的脆弱性和善恶之间的挣扎。

这首诗词呼吁人们回归本性中的善良,并警示人们不要让私欲阻碍道德的追求。通过表达人性的共同性,作者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去追求善良和道德,同时也提醒人们善恶之间的挣扎是不可避免的。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引发读者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坚守善良和道德,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性和道德的关注和思考。

  • 《又和六日四老会》

    萸房迎令凶,菊蕊入芳筵。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悲风咽横吹,骤雨迭繁弦。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 《送周可大守通州》

    丈夫忧国如忧身,疴痒疾痛均伤生。胸中百药寒凉明,有疾一试真权衡。我观周郎真豪英,落落磊磊通而清。少年志欲天不平,夜光无因匹夫惊。万卷堆胸兀相撑,尚论千载欣谈兵。不堪北首瞻神京,抵掌不平中屡鸣。老来符竹疏新荣,捧檄正须堪一行。舌翻衮衮倾波瀛,察讥之说何铿鍧。

  • 《郡楼望九华歌》

    楼上坐见九子峰,翠云赤日光溶溶。有时朝昏变疏密,八峰和烟一峰出。有时风卷天雨晴,聚立连连如弟兄。阳乌生子偶成数,丹凤养雏同此名。日日遥看机已静,未离尘躅思真境。子明龙驾腾九垓,陵阳相对空崔嵬。玉浆瑶草不可见,自有神仙风马来。

  •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孟子自夸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弟兄六十老病余,万里同遭海隅送。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 《至日》

    至日观书不几行,梅梢横影月昏黄。汉家红影无人见,未必曾添一线长。

  •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郊迎神》

    序移玉律,节应金商。天严杀气,吹警秋方。槱燎既积,稷奠并芳。乐以迎奏,庶降神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