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之行才不用,依然茅{上蔇下木}是荆榛。
人心顷刻无容放,稍或遗忘欲遂生。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孟子·山径》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径之行才不用,依然茅上蔇下木是荆榛。
人心顷刻无容放,稍或遗忘欲遂生。
诗意:
这首诗以山径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忽略、忘记的事物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荒芜的山径,暗示人们常常只专注于表面的事物,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赏析:
诗的开篇描述了山径的状态,使用了茅、蔇、木和荆榛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山径的荒芜和荆棘丛生的景象。这一描写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接着,诗人提到了人心的变化。他说人心顷刻间无法容纳太多的东西,稍有遗忘就会产生新的欲望。这句话通过描写人心的瞬间变化,揭示了人们内心的浮躁和不安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但很快就会因为欲望的不断产生而忘记过去的追求,陷入新的欲望循环之中。
整首诗以山径为象征,通过山径的荒芜和人心的变化,暗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追求虚荣和物质财富,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精神追求。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从这种追求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价值观。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山径和人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人们生活状态的思考和警示。它提醒人们要从繁琐的世俗追求中解脱出来,回归内心,寻找真正的自我和生活意义。
膂力方刚发未翁,不令忧乐与民同。卷人间事风尘表,收天下春襟府中。江北勤劳谁念德,湖南干事未论功。如今又听还家去,缓急分明要此公。
清静真空理,不无解者难。纵横依见性,廓落智中观。坦荡归仁德,辛勤久远看。勿教为逆顺,平地入云端。
老人罢卮酒,不醉已经年。自饮君家酒,一杯三日眠。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泉。莫厌时时寄,须知法未传。
夜饮归常晚,朝眠起更迟。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拂枕青长袖,欹簪白接z5.宿酲无兴味,先是肺神知。
盈数号良月,应锺飞律灰。当年凝间气,此际毓元台。出契千龄运,居为百辟魁。智多全德水,位峻冠朝槐。经世雄门盛,熙邦钜业开。赉商名掩傅,平蔡略轻裴。肃物严秋去,充闾庆旦来。最谁兴善颂,蒙顾实微才。圭衮荣长亭,松筠岁不摧。相阶常焕耀,岩石镇崔嵬。适限縻官句,无缘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