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助勿忘随所事,潜心积虑孰加功。
待须默识心融后,左右逢原触处通。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孟子·自得》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和修身养性的主张。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不要助人也不要忘记帮助他人,根据具体情况行事;
潜心思考,思虑加深,努力积累;
等待时机,默默地了解内心,使心灵融合;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左右逢源,触处通达。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内心深处的自得和修身养性的理念。作者呼吁人们既要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又要知道适时保护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努力和成长。他强调了思考和积累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思考,以提升自身的境界和智慧。当内心充实且平和后,与他人交往时会更加得心应手、无障碍,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与人和谐相处。
赏析:
《孟子·自得》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递了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和修身养性的智慧。诗人以明快的语调,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态度,并且在助人之余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他认为专注思考和积累是实现个人进步的关键,只有内心充实和融合后,才能在与他人交往中得心应手、触处通达。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于修身养性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修炼和与人相处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的需要,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通过默默思索和积累,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融合,使自己更加从容和智慧。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远的内涵,启发了人们对于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
锦绣文章,圭璋闻望,碧落侍郎。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委羽天空,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君知否,是民心襦裤,吏胆冰霜。少须召入鹓行。也不念无人荷紫囊。有本朝曾旦,移春手段,旧家羲献,补月心肠。此去三山,却登八座,已准金瓯姓氏香。还朝处,
吕梁三十仞,县水莫知源。雨歇山如沃,波狂岸欲翻。黄云扑古塞,青草织平原。最是关情处,秋霜一夜猿。
梅柳有情态,江城过岁除。山村见霜橘,江市出寒鱼。谪久衣冠懒,身闲故旧疏。傍篱挑翠甲,忆我故园蔬。
骚雅驰声历几霜,驾言拙嬾擅词场。登台甚矣秋容澹,得句依然风骨香。卷尽辞穷余古韵,笔精墨妙发潜光。此中境界真堪乐,枕上休贪南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