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孟子·良知良能》

孩提亲长根天性,尧舜由来共一初。
情欲既趋天者灭,反疑性恶复何如。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孟子·良知良能》是宋代作家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关于人性的思考和道德观念的探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孩提时期亲近良知和良能,这是人天性的根基。
古代圣人尧舜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成为伟大的人物。
一旦情欲追求超越了天性的追求,那么人性的美好就会消失。
反思怀疑自己的性恶,如何才能重新回到最初的状态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性的本质以及追求良知和良能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对孩提时期的纯真和崇高的天性进行描绘,强调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将古代圣人尧舜作为典型例子,说明了良知和良能对培养一个伟大的人物起到的关键作用。

然而,诗词中也提到了一种警示,即情欲和欲望一旦超越了道德和天性的限制,将会导致人性的堕落和美好的消失。这种对人性的警示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关注和担忧。

最后,作者反思并怀疑人性的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重新回到最初纯真的状态,重新追寻良知和良能的道路。这种思考和质疑呼应了人们对于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性的探讨和对道德观念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天性的理解,以及对于道德伦理的关注和思考。它呼唤人们应当追寻良知和良能,反思自我,保持纯真和善良,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美好。

  • 《有感十首》

    蜀锦机中瑞鹘盘,宫袍岁岁给千官。朱门次第皆轻暖,御所空悲易水寒。

  • 《伊川独游》

    绿树遶伊川,人行乱石间,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 《颂古二十七首》

    蒙头不觉齁齁睡,开眼从教焰焰红。若谓平常便无事,须防豆爆冷灰中。

  • 《嘉祐袷享二首》

    发神归止,光景肃然。福祥裕世,明威在天。孝孙有庆,骏烈推先。佑兹基绪,弥万斯年。

  •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 《汉宫春(岁尽得巽吾寄溪南梅相忆韵)》

    疏影横斜,似故人安道,只在前溪。年年望雪待月,漫倚吟矶。千红万紫,到春来、也是寻思。君不见,永阳江上,残梅冷两丝丝。有几情人似我,漫骑牛卧笛,乱插繁枝。市门索笑憔悴,便作新知。城楼画角,又无花、只落空悲。但传说,寿阳一片,何曾迎面看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