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秘阁舒职方知舒州》

西昆册府控千庐,铅笔多年校鲁鱼。
厌享双鸡太官膳,贪乘五马使君车。
明光书省辞青琐,天柱仙坛访紫书。
祇恐政成抛印绶,携家深入白云居。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秘阁舒职方知舒州》是宋代杨亿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秘阁舒职方知舒州,
The secret pavilion reveals the administration, showing the knowledge of Shuzhou.
朝代:宋代,作者:杨亿
Dynasty: Song Dynasty, Author: Yang Yi

西昆册府控千庐,
In the Western Kunlun Mansion, controlling a thousand mansions,
铅笔多年校鲁鱼。
With a pencil, correcting the Lu fish for many years.

厌享双鸡太官膳,
Tired of enjoying the lavish meals of two chickens,
贪乘五马使君车。
Greedy to ride in the official carriage pulled by five horses.

明光书省辞青琐,
Leaving the bright and spacious imperial library,
天柱仙坛访紫书。
Visiting the Purple Book at the Pillar of Heaven's Altar.

祇恐政成抛印绶,
Only fearing that when political success is achieved, the seals and ribbons will be discarded,
携家深入白云居。
Taking the family deep into the White Cloud Residence.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杨亿的官场生涯和他对官场的感慨。诗中以具体的景物和抒发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权力和物质享受的矛盾心态。

首先,诗的第一句“秘阁舒职方知舒州”,描述了作者在秘密的阁楼中履行职务,以此来了解舒州的情况。这句话揭示了作者作为一位官员的身份和责任。

接下来的两句“西昆册府控千庐,铅笔多年校鲁鱼”,通过描写作者长期以来用铅笔修正一本叫做《鲁鱼师》的书,反映了作者长期在官场中的勤勉和努力。这也传递了一种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和珍视的态度。

然后的两句“厌享双鸡太官膳,贪乘五马使君车”,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物质享受的厌倦和追求。作者可能感到这些权力和享受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而是让人沉迷和贪婪。

接下来的两句“明光书省辞青琐,天柱仙坛访紫书”,揭示了作者的追求和向往。明光书省是官方的图书馆,而天柱仙坛是神秘的地方,作者似乎想要摆脱琐碎的官场生活,追寻一种更高尚、更深奥的境界。

最后的两句“祇恐政成抛印绶,携家深入白云居”,表达了作者的顾虑和决心。作者担心在政治上取得成功后,官职和权力会让他失去原本的追求和理想。因此,他决定带上家人,远离尘嚣,深入白云居,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官场生活和表达对权力和物质的矛盾情感,反映了作者对追求真理、追求精华的追求和对内心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具体的景物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 《归州竹枝歌》

    东邻男儿得湘累,西舍妇儿生汉妃。城郭如村莫相笑,人家伐阅似渠稀。

  • 《周处台》

    孝侯远矣使人怀,安得从之上此台。几回一舸荆溪上,苦被风帆浪桨催。

  • 《钱塘怀古》

    烟草埋鸿钟,劫灰隐金关。玉殿空明月,春潮去不还。十二白玉阑,当年有谁攀。

  • 《秦中吟十首·五弦(一作五弦琴)》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 《送吾惟可还三衢》

    昔年相逢胥水秋,今日重在闽山陬。中间丧乱真怜汝,南鄙音尘不散忧。别后山阳频弄笛,花时荆楚一登楼。旄头尚直天西北,何地巾车各自由。

  • 《忠州禹庙》

    古郡巴蛮国,空山夏禹祠。鸦归暗庭柏,巫拜荐江蓠。草蔓青缘壁,苔痕紫满碑。欲归频怅望,回棹夕阳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