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觅桂花於夷陵陵宰》

东家竹屋最穷空,不识檐花落雨中。
笑遣吴刚挥玉斧,解令冷舍作蟾宫。

作者介绍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作品评述

诗词:《觅桂花於夷陵陵宰》
朝代:宋代
作者:郑清之

中文译文:
我在夷陵的陵宰觅寻桂花,
东家的竹屋最为贫穷空荡,
我无法辨识檐间花儿在雨中飘荡。
我笑着叫吴刚挥动他的玉斧,
让他解除命令,让冷清的舍宫变作蟾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寻找桂花的场景。诗人来到夷陵的陵宰,这里有一个贫穷而空荡的竹屋。诗人无法辨认出檐间的花朵是否在雨中飘落,这显示了诗人对于环境的陌生和无知。

然而,诗人并不为自己的困境感到沮丧,反而发出笑声,叫吴刚挥动他的玉斧。吴刚是传说中的一个砍伐仙桂的神仙,他的玉斧象征着力量和能力。诗人希望吴刚能解除命令,让这个冷清的舍宫变成蟾宫。蟾宫指的是传说中月宫的宫殿,寓意着富足和美好的环境。

整首诗以贫穷而寂静的背景为基调,但通过吴刚和蟾宫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和改变的向往。这种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环境的改变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和追求。

  • 《螺髻峰》

    山无重数总蟠青,直北孤峰最有情。天巧绾成螺髻样,梳云沐雨百娇生。

  • 《山居杂诗九十首》

    古半喜妙供,溪荪种匀抽。蘸水浮翠蝟,络石骈栗皱。薿薿巧凝绿,梢梢眇含秋。相对几案间,萧然无与俦。

  • 《蜡梅》

    百花结成虹,花香蜡不香。如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意彼百花魂,结聚无所发。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虞姬死为草,舞动应乐节。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

  • 《金刚随机无尽颂·法会因由分第一》

    更上一层楼,清风似饵钩。钎鳞吞不得,莫怪钓竿头。

  • 《雪中不见女几山》

    宜阳南路是仙山,雪拥云埋杳霭间。洗眼来看无处觅,不知可复在尘寰。

  • 《和芙蓉和尚四句偈颂·死蛇惊出草》

    金鞭遥指玉堂寒,惊起将军夜出关。三尺镆铘清四海,搀枪一扫绝痴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