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祢衡》

怀中漫刺欲何之,四海交游只两儿。
不死曹瞒死黄祖,杀身何补汉兴衰。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祢衡》是宋代诗人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怀中漫刺欲何之,
四海交游只两儿。
不死曹瞒死黄祖,
杀身何补汉兴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诗中通过对曹操和黄祖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权谋、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思考。

赏析:
《祢衡》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中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的思考。首句"怀中漫刺欲何之",通过对刺客和暗杀的意象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对于权谋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四海交游只两儿,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斗争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接着,诗人通过比较曹操和黄祖的命运,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关系的思考。最后一句"杀身何补汉兴衰",表达了作者对于权谋和牺牲的思考,暗示了权谋之下国家兴衰的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权谋和国家命运的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较和对权谋与牺牲的思考,诗人展现了对于人性和历史的深刻洞察。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凝练了丰富的意境和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性、历史和命运的思考。

  • 《咏梅示魏吉老》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欲识东君好消息,夜来青鸟宿南枝。

  • 《浪淘沙(余画墨水仙并题其上)》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 《猛虎行》

    去年江北多飞蝗,今年江南多猛虎。白日咆哮咋行人,人家不敢开门户。长林空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残膏剩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老乌衔肠上古树,仰天乌乌为谁诉?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

  • 《残句天公自著思》

    天公自著思。

  • 《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 《夜坐读书闻瓶梅之香口占五绝》

    非风非月自腾香,我亦何心适与当。此味绝佳谁得解,顾须攀折走林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