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之兰亭,列序时人。
文字之不磨,千载莫邻。
彼睎颜之徒虽未足伦,观其所传,亦庶几仿佛乎清尘。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米元章灵峰行记帖赞》是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一个永和之兰亭的景象,列举了时代背景和文字的力量,并对那些传承文字的人表示赞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永和之兰亭,列序时人。
文字之不磨,千载莫邻。
彼睎颜之徒虽未足伦,观其所传,亦庶几仿佛乎清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永和之兰亭的景色,同时表达了文字的永恒价值和传承之重要性。诗人称颂了那些承载着文字的人,尽管他们可能不足以与古代伟人相提并论,但他们所传承的文字却能让人仿佛感受到历史的清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永和之兰亭,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永和之兰亭"暗示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兰亭的典雅与长久的永恒相结合,使得整个氛围更加神秘和庄重。"列序时人"意味着在这个美景中出现了一批才子佳人,他们在这里列队而行,时代的风云在他们身上得以展现。
接着,诗人强调了文字的不朽之处。"文字之不磨,千载莫邻"表达了文字的永恒价值,它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媲美。这里的"文字"不仅仅指字面上的文字,更多的是指文字所承载的文化、智慧和知识。这种传承与延续的力量令人敬畏。
最后,诗人提到了那些传承文字的人,称他们为"睎颜之徒"。虽然他们可能不足以与古代伟人相比,但他们所传承的文字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观其所传,亦庶几仿佛乎清尘"表达了对这些人的赞赏和敬意。这些人通过传承文字,使得历史的尘埃仿佛在眼前展现,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的风华和智慧。
这首诗词通过对永和之兰亭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文字传承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它提醒人们文字的力量和价值,以及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整首诗词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白羽芬葩陆地莲,可曾遥电水中天。肯于素鲑分新洁,不与红酣斗碧鲜。玉井无因斯摘实,金园有兆必开先。应知瑞兴优云羔,一朵胜芳万古傅。
已分酒杯欺浅懦,敢将诗律斗深严。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舞谪仙檐。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北来南去雁还飞,四十年间万事非。惟有航船歌不改,夜深老泪欲沾衣。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深深小合夜笼香,日上珠帘逗晓光。为唤蜀帷春睡起,翠盆添水试新妆。
两两渔舟摇下,双双紫燕飞回。流水白云芳草,清风明月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