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座群书如累玉,夜灯忘睡昼忘饥。
文章须用圣贤断,议论要通今古疑。
孟子岂无仁义国,荀卿犹作帝王师。
太平歧路安於掌,好跨大宛万里驰。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勉学者》是宋代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勉励学子为主题,表达了学习的追求和对知识的珍视。
译文:
绕座群书如累玉,
夜灯忘睡昼忘饥。
文章须用圣贤断,
议论要通今古疑。
孟子岂无仁义国,
荀卿犹作帝王师。
太平歧路安於掌,
好跨大宛万里驰。
诗意:
这首诗词以勉励学子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勤奋学习的形象。诗中描绘了学子绕着座位上摆放的琳琅满目的书籍,形容其如同珍宝堆叠一般。学子为了追求知识,甘愿夜以继日地读书,忘却了白天的睡眠和饥饿。诗中提到,写文章必须用圣人的智慧来判断,进行议论时要联系古今之事,时常保持疑问的态度。孟子代表了仁义之道,荀卿则是帝王的师傅,他们都是学子们应当学习的榜样。最后两句表达了学子们积极向上的追求,即使在太平盛世,也要勇于追求卓越,超越自我,跨越万里追求更高的境界。
赏析:
《勉学者》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学子们对知识的追求和为之付出的努力。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贴切,通过绕座群书、夜灯忘寐等场景,展现了学子们刻苦攻读的决心和毅力。诗中引用了孟子和荀卿这两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以此激励学子们要追随他们的学识和品德。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学子们不仅仅满足于当前的安逸,而是要勇于突破束缚,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整首诗词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旨在激励读者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
亭午还同晓,馀春只见寒。不因阴雨窘,那识道途难。夹路峰峦隐,高田水潦漫。凭谁扫浮翳,杲杲出云端。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冕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三年官局冷如冰,炙手权门我未能。赖与白云之隐者,不谈黄卷即寻僧。萧萧帘箔风披竹,草草杯盘雪洒灯。尘土浮游浸相远,吴鱼燕雁两难凭。
鸥鹭相疏雁鹜亲,簿书丛里度光阴。尘埃已觉胸中满,霜雪还从鬓上侵。尽室修途方在念,连宵苦雨若为心。明朝傥得成团聚,有酒从教取次斟。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岳阳楼上两幅巾,月入栏干影潇洒。世间此影谁能孤,狂如我友人所无。一梦经年无续处,道州还见倚楼图。
无多酌我盖司隶,不能满觞田将军。坐中幸免沐猴舞,且复周旋非贵人。人言劲饮无恶意,君胡作恶使客起。少陵亦遭田父肘,况我忘形友君子。从今勿劝亦勿辞,我欲眠时君自归。先生一斗一石醉,莫问喧争与嘲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