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座群书如累玉,夜灯忘睡昼忘饥。
文章须用圣贤断,议论要通今古疑。
孟子岂无仁义国,荀卿犹作帝王师。
太平歧路安於掌,好跨大宛万里驰。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勉学者》是宋代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勉励学子为主题,表达了学习的追求和对知识的珍视。
译文:
绕座群书如累玉,
夜灯忘睡昼忘饥。
文章须用圣贤断,
议论要通今古疑。
孟子岂无仁义国,
荀卿犹作帝王师。
太平歧路安於掌,
好跨大宛万里驰。
诗意:
这首诗词以勉励学子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勤奋学习的形象。诗中描绘了学子绕着座位上摆放的琳琅满目的书籍,形容其如同珍宝堆叠一般。学子为了追求知识,甘愿夜以继日地读书,忘却了白天的睡眠和饥饿。诗中提到,写文章必须用圣人的智慧来判断,进行议论时要联系古今之事,时常保持疑问的态度。孟子代表了仁义之道,荀卿则是帝王的师傅,他们都是学子们应当学习的榜样。最后两句表达了学子们积极向上的追求,即使在太平盛世,也要勇于追求卓越,超越自我,跨越万里追求更高的境界。
赏析:
《勉学者》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学子们对知识的追求和为之付出的努力。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贴切,通过绕座群书、夜灯忘寐等场景,展现了学子们刻苦攻读的决心和毅力。诗中引用了孟子和荀卿这两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以此激励学子们要追随他们的学识和品德。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学子们不仅仅满足于当前的安逸,而是要勇于突破束缚,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整首诗词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旨在激励读者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抱关故悠悠,挂壁仍駸駸。况此十日病,酒止诗废吟。别来定安否,千万关我心。
可是诗边欠老干,藓床相对话灯残。秋城一夜江湖晚,风雨重阳菊自寒。
茅许禀灵气,一家同上宾。仙山空有庙,举世更无人。独往诚违俗,浮名亦累真。当年各自勉,云洞镇长春。
昨日雨,今朝晴。前月小,后月大。君欲问百年,百年如此过。孰为辱,孰为荣。何者福,何者祸。山中多白云,莫教脚一蹉。
终日在东厢,闲消百刻香。一枰分黑白,双砚列朱黄。荷气侵帘馥,桐阴覆井凉。前知今夕梦,孤榜上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