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庙庭偃松诗》

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
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
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庙庭偃松诗》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势轧枝偏根已危,
高情一见与扶持。
忽从憔悴有生意,
却为离披无俗姿。
影入岩廊行乐处,
韵含天籁宿斋时。
谢公莫道东山去,
待取阴成满凤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棵偃松在庙庭的景象。偃松势头强劲,但枝条偏向树根的一侧,使得整棵树已经摇摇欲坠。然而,一位高情的人一见到它,立即扶持它。突然间,这棵偃松焕发出生机,摆脱了憔悴的状态,摇身一变,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姿态。它的影子穿过岩廊,在那里欢乐地行走。它的音韵中融含着天籁般的声音,仿佛宿斋时的清音。诗人告诉谢公,不要说东山离去,因为它将在阴影的满凤池中绽放。

赏析:
这首诗词以偃松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对才华潜藏的人的赞美和期望。偃松虽然枝条偏斜,但它的势头依然强劲,需要一个有高情操的人来扶持它,使其焕发出生机。这寓意着一个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经历了困境和挫折,但只要得到适当的关怀和支持,依然能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诗中的"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表达了偃松在扶持之后的喜悦与魅力。它的影子在岩廊中游走,象征着它的才华和魅力得到了展示。同时,它的音韵中融含着天籁般的声音,表达了它的独特和卓越。这些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扶持者的重要性,他们能够帮助才华潜藏的人展露光芒,使其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诗末的"待取阴成满凤池"是诗人对才华潜藏者的期望和祝愿。满凤池象征着繁荣和成功,诗人希望那些得到扶持的人能够在阴影之下茁壮成长,最终在成功的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才能。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和期待,以及对生命力和潜力的信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一棵偃松的形象,表达了对有才华而潜藏的人的赞美和期望,强调了扶持者的重要性以及对人才的鼓励和支持。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华的崇高和对潜力的信任,给人以启发和鼓舞。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才的成长与自然界的力量相结合,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 《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 《为客吟》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 《与文源朱二过溧阳道上二首》

    侵星发徂辆,悠悠即长路。家人前致词,问我将焉赴。躬耕苦旱干,何以资朝暮。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逍遥思孔桴,濩落嗟庄瓠。去去返蓬蒿,脱粟安所素。

  • 《新脱船场提调之役柳堤閒步》

    两两三三溪上童,口吹麦叶送迎翁。花间缓步阴阴日,柳畔閒行款款风。山鸟何愁头也白,野棠无愧面能红。太平五十年前过,烦恼今知万境空。

  • 《日者》

    十指中央了五行,说人休咎见前生。我来本乞真消息,却怕呵钱卦欲成。

  • 《离席》

    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