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狡之将死,若有以见。
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
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
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闵谗狡二章》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彼狡之将死,若有以见。
既见既恶之,引袂蒙面。
谓人莫尔辨,而自辨之。
谁谓无鬼,孰俾之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狡猾之人的深深厌恶和不屑。诗人借用"彼狡"来指代狡猾之人,他们行将死亡,但他们的真实面目仍然难以被揭露。当人们看到他们的真实嘴脸后,对其感到厌恶,诗人则用引袖蒙面的手法来表示自己对这种行为的不屑。然后,诗人指出人们常常不能正确辨别狡猾之人,却能清楚辨认自己,从而批判了这种双重标准。最后两句表达了一个问题:谁能断言世界上没有鬼神呢?如果有人敢这样断言,那么他们将受到责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狡猾之人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虚伪和双重标准的批判态度。诗人通过强烈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狡猾之人的厌恶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容易自欺欺人的现象的深思。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狡猾之人的揭示,凸显了自身的清廉和坦诚。最后两句则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提醒人们不要妄下断言,不要对超自然现象抱有绝对的否定态度。整首诗简练而富有力量,语言直接,情感鲜明,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青溪道士紫霞巾,洞里仙家旧是邻。每见桃花逐流水,无回不忆武陵人。
天公似欲假余龄,鍼石年来幸小停。微火暖炉娱独夜,断云吐月缟中庭。眼前乐事寒醅绿,身後虚名蠹简青。赖有古人同此志,傍观不用叹伶仃。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举世嗟浮薄,谁堪寄死生。空余交友恨,不见急难情。我昔为游子,公方作远征。那知成永诀,洒泪闭佳城。
水驿聊容借,官曹少逭劳。关门对风雨,策杖看波涛。浩浩心疑壮,悠悠着遽搔。忽来双白鹭,伫立久江皋。
大江沙岸虚,几寸水痕落。萧萧双泉寺,佛像剥丹雘。纸轮转晴鼓,灰塔断风铎。残僧极荒怠,深得酒中乐。西风客子来,栖暂得矮阁。开窗望村疃,四下尘漠漠。人烟极零星,鸡犬更萧索。自罹开庆扰,景况恍如昨。周章见世态,雕瘵叹民瘼。梵呗忽传声,饱饭且藜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