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悯旱》

正要雨时须不雨,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悯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正要雨时须不雨,
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
遍地止存蒿与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旱灾的悲悯之情。诗中描述了一种讽刺的现象,当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却没有雨水降落,而已经受灾的地方则更加遭受灾害。诗人触景生情,感叹百谷欲枯焦,只有一些野草和蔬菜勉强存活。通过描绘干旱的景象,邵雍抒发了他对农民困境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赏析:
《悯旱》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雨水与旱灾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无奈感和对生活的困扰。诗中的字句简洁有力,形象生动,通过对百谷焦枯和只有蒿与莱残存的描写,展现了干旱带来的可怕景象。这首诗词从一个小角度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以及作者对此的关切和同情。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农业社会的实际情况,提醒人们关注农民的生计和农作物的丰收。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旱灾的悲悯之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 《秦人谣》

    天帝醉秦暴。金误陨石坠。

  • 《诗一首》

    落日映山岊,万峰苍翠深。风生九秋意,人动五湖心。溪曲半帆出,天遥孤鹬沉。白云空满自,无处问归音。

  • 《宋中遇陈二》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 《山园杂赋》

    初夏未觉暑,微阴殊胜晴。藤冠称新沐,蓴菜解余酲。偶据盘陀坐,还扶楖栗行。平生志勋业,今日一毫轻。

  • 《次韵赠郭侯》

    郭侯智勇两俱长,驿骑何时诏检黄。胡运于今已灰口,看君万旅出渔阳。

  •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

    青阳布治周三纪,黄屋非心正九年。圣子有为今出震,天公不宰旧乘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