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民牛多疫死》

南海逸风多失性,东吴喘月不逢医。
一元祀典古所重,九谷民天命在斯。
真相柅车宁致问,族庖更刃亦焉施。
炎神厉鬼争为虐,渡虎消蝗复是谁。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民牛多疫死》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杨亿。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南海的微风失去了它的本性,
东吴的月亮喘息着,没有遇到医生。
一元的祭祀,古代所看重的,
九谷的百姓,命运就在这里。
真相像柅车一样静默不言,
家族的厨房,刀刃何时施展。
炎热的神明争相虐待着鬼魂,
渡过虎口,消灭蝗虫,又是谁来完成。

诗意:
《民牛多疫死》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困境和苦难的时代背景。南海的微风失去了原本的温和与宜人,东吴的月亮也失去了应有的光辉,而没有遇到医生来拯救。诗中提到的一元祀典,指的是对古代祭祀仪式的重视,而九谷民众的命运就系于此。然而,真相却像柅车一样沉默不言,家族的厨房中刀刃何时施展,让人感到不安。炎热的神明与鬼魂争相虐待,而渡过虎口、消灭蝗虫的任务又落在了谁的肩上。

赏析:
《民牛多疫死》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祀仪式的描写,折射出社会风云的不稳定与人们的困顿。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南海逸风失性、东吴喘月不逢医,表达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一元祀典和九谷民众的命运,暗示着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以及百姓的苦难。通过描述真相沉默不言、家族刀刃无从施展,揭示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迷茫。最后提到的炎神、鬼魂、虎口和蝗虫,象征着各种困难和危险,而完成这些任务的人又是谁,给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宋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引发读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

  • 《风花》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著清明两日风。风似病癫无藉在,花如中酒不惺松。身行楚峤远更远,家寄秦淮东复东。道是残红何足惜,後来并恐没残红。

  • 《建昌民歌》

    我有父,何易于。昔无储,今有馀。

  • 《中秋无月》

    青天碧海路悠悠,兔老蟾饥亦倦游。锁定玉楼云不卷,两街灯火作中秋。

  • 《看花纪事》

    春寒风弱酒旗斜,亚字城南八字沙。午后主人犹病酒,隔篱小犬吠桃花。

  • 《题显孝南山寺》

    背日西来眼界明,隔溪遥见梵王城。旌旗夹道蔽山影,笳鼓入林闻谷声。青鸟向人疑有意,白云迎客不无情。夕阳临水共归去,明日纷纷尘事生。

  • 《浣溪沙(阻风铜陵,追和东坡游泗州南山韵)》

    残雪笼晴作冫互寒。北风吹浪过前滩。远山云气尚漫漫。睡起阳乌窥破牖,坐怜香雾蔼雕盘。一尊聊佐旅中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