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星光太极,阴教正中闱。
外戚黄金穴,深宫大练衣。
雀台愁雾隔,驹隙暗尘飞。
具阙三山路,飘飘仙驭归。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是宋代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轩星光太极,
阴教正中闱。
外戚黄金穴,
深宫大练衣。
雀台愁雾隔,
驹隙暗尘飞。
具阙三山路,
飘飘仙驭归。
中文译文:
明亮的星星照耀着宫殿,太极图的光辉。
暗中教导正确的道德之道。
外戚享受着财富的黄金之源,
深宫中制作着华丽的衣袍。
雀台上忧愁笼罩着迷雾,
驹隙中暗暗飞扬着尘埃。
准备好了三座山的道具,
轻盈地驾驭仙马返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杨亿为明德皇太后所写的挽歌,通过描绘宫廷的景象和皇太后的离世,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宫廷的辉煌景象,用轩星光太极的比喻,展示了宫廷的壮丽和庄严。接下来的两句,阐述了皇太后在宫廷中的作用,她教导着正确的道德,保持着宫廷的秩序。
下一部分描绘了外戚家族的权势和财富,黄金穴象征着他们的财富源泉。深宫中制作华丽衣袍,显示了皇太后对服饰的关注和精心的制作。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雀台和驹隙,雀台可能指的是宫殿中的阁楼,而驹隙则是指宫廷中狭小的间隙。诗中表现出皇太后的忧愁和阴暗之感,以及尘埃飞扬的景象,暗示着宫廷内部的纷争和不安。
最后两句表达了皇太后的离世和她的仙逝。具阙三山路指的是皇太后回到天上的道路,而飘飘仙驭归则是皇太后轻盈地驾驭着仙马返回天上的场景。整个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意味,展示了对明德皇太后的吊唁和对她仙逝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宏伟的景象、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对宋代明德皇太后的深切思念和敬意,展示了杨亿诗人的才华和对于宫廷生活的熟悉。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跨。
楼上正临宫外,人间不见仙家。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
寂寂丹江夜色空,风尘郡国叹飘蓬。岂无佐吏如殷浩,雅有中郎识顾雍。雪霰微茫渔火外,星河摇落戍楼东。怜君尚策青丝骑,却与山阴访戴同。
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萧瑟负高情。耿介怀秋实。义贵良为重。兰摧非所恤。一罢平生言。宁知携手日。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
莫向空山恼病僧,暮云台殿异乡人。多时不识巴江路,守着浓花哭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