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依,天长地阔栖息稀。
风霜酸苦稻粱微,毛羽摧落身不肥。
裴回反顾群侣违。
哀鸣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阔朝云多,草长沙软无网罗。
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惠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鸣雁》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鸣雁啊,哀鸣着飞翔,
穷秋时南去,春天北归。
离开寒冷,找到温暖,认识了归宿,
天长地阔,栖息的地方稀少。
风霜的痛苦,吃的只有微薄的稻米和粮食,
毛羽被打落,身体瘦弱。
回头看看,群伴都违背了,
悲鸣欲降落,却不是洲渚(湖泊江河之间的陆地)。
江南水阔,上午多云,
草长而沙软,没有捕鸟的网罗。
自由地飞翔,静静地聚集,和着鸣声和谐,
违背忧愁,怀着仁慈的本性,非彼等所为。
凌风一举,君主啊,你说什么呢?
诗词《鸣雁》通过描述鸣雁的飞行和生活状态,抒发了作者对自由、归宿和不受拘束的向往之情。韩愈以鸣雁为象征,描绘了鸣雁在苦难中飞翔的形象,表达了对逆境中坚持不懈、追求自由的赞美。诗中的鸣雁经历了辛酸和困苦,但仍然保持着对美好归宿的向往,同时对身处逆境的自己和社会现状提出了思考。
在赏析中,诗中的鸣雁象征着个体的追求和自由意志,而作者则以君主的身份进行反问,抒发了对社会体制和制约个体自由的疑问和不满。通过对鸣雁的描写,韩愈表达了对自由、归宿和不受拘束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韩愈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总之,诗词《鸣雁》通过对鸣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归宿和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向往。它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韩愈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深远的诗意和价值。
为结秋荷恨,因来沟水西。鱼惊一盖缺,龟落半巢低。细暗婵娟渚,香乾{勃力换攵}窣堤。茎枯萦茧绪,盘侧漏鲛啼。自此空瑶席,他年问浊泥。那堪塘上雨,点点共凄迷。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杨柳映春江,江南转佳丽。吴门绿波里,越国青山际。游宦常往来,津亭暂临憩。驿前苍石没,浦外湖沙细。向晚宴且久,孤舟冏然逝。云留西北客,气歇东南帝。独有萋萋心,谁知怨芳岁。
闻道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蓑傲白鸥。
清夜独幽寻,岩扉落叶深。许携陶令酒,来听颖师琴。人醉月沉阁,乌啼风满林。应留西涧水,千载写余音。
四贤当日此盘恒,千百年人尚寻颜。天下有名难避世,胸中无物漫居山。事观今古兴亡后,道在君臣进退间。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