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贾不爱死,适值骊龙眠。
深渊顷刻命,平地千丈川。
丈夫岂无志,固为儿女煎。
彼美头上粲,它人口中涎。
鲛人一滴泪,不肯随漪涟。
眼见悬珠人,明月几缺圆。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明月篇》是宋代蒲寿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亮的月光,像一颗明珠悬挂在夜空。
海上的商船船长并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恰逢鲤鱼跃龙门。
在深渊中,生命短暂如须臾,平地却有千丈的深川。
丈夫岂会没有志向,却为儿女的生计所困扰。
他们的美貌在头顶上闪耀,却在他人口中引起嫉妒。
美丽的人流下一滴泪,却不愿随波逐流。
眼睁睁看着月亮的光辉,它的圆缺几次轮回。
诗意:
《明月篇》描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以月亮作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和不易。诗中通过船长不珍惜生命、鲤鱼跃龙门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和生计之间的矛盾。丈夫的志向被家庭责任所压抑,而美丽的人则面临着嫉妒和非议。最后,诗人以明月的圆缺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寄托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赏析:
《明月篇》以简洁的语言和寓言的手法,将人生的困境和挣扎娓娓道来。船长不爱惜生命,表达了追求利益时的盲目和冒险。而丈夫困于儿女的生计,展现出现实和理想的冲突。诗中的美丽人物遭受嫉妒和非议,反映了社会中的嫉妒心理和非议态度。最后,诗人以明月的圆缺几次轮回,寄托了对人生变化和命运无常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寓言,揭示了人生的辛酸和无奈,引人深思。
忆昔相从游,往往尝继晷。论文在肺肝,商确到肌体。一从怅分携,凫雁惯居徙。相望两川间,别梦萦百里。向来故园思,归兴动行李。奔驰快一见,舍馆渠暇理。畴昔夜过门,明月耿相视。一尊邀踌躇,啸咏天风起。朝来得秀句,惜别语盈纸。所愧才空疎,雅意孰称是。尘劳喜驱人,遣我
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笳鼓入云悲。逶迤辇路过西池。楼阁锁参差。都人瞻望意如疑。犹想翠华归。玉京传信杳无期。空掩赭黄衣。
锯解秤锤,油煎石磉。两手擎来,有功者赏。
老去居山乐最真,盘蔬日日富前陈。爱尝苦笋疏甜笋,似进忠臣远佞臣。饭为韵清常倍食,酒因味爽或添巡。美芹之意全相似,颇谓堪将献紫宸。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
河山元气入残秋,感慨时艰涕暗流。灾异江都曾作赋,功名李广不宜侯。凤凰可惜供鹰犬,骐骥偏令作马牛。意志新来摧折尽,人间何处可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