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明月》

一环明月午初停,自挂虚窗不可扃。
恰见梧桐一双影,绿阴漠漠覆中庭。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清澈的月光照亮午初的时光,
悬挂在虚掩的窗前,无法关闭。
恰好看见一对梧桐的倩影,
绿荫浓密地覆盖着中庭。

《明月》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以明月为主题,通过描绘月亮的景象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感慨。

诗中的明月象征着纯洁和高远,它悬挂在窗前,光辉照耀,散发出一种安详的氛围。诗人用"自挂虚窗不可扃"的形容,意味着明月的光芒无法被遮挡,以及诗人对它的敬仰之情。

在明月的照耀下,诗人恰好看见梧桐树的倩影。梧桐树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它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诗人借用梧桐的形象,将坚韧的身姿投射在明月下,形成了一种寓意深远的对比。

绿阴漠漠覆盖中庭,给人以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绿色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和希望。诗人通过描绘梧桐的绿阴,将明月的光辉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相结合,给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明月、梧桐和中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明月和梧桐的象征意义,传递了一种追求高尚和坚韧品质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富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感和诗人的情感。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纯洁、高远和坚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赞叹和感慨。

  • 《瑞莲歌》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 《春日湖上(四首)》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 《落花》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 《再归秦川》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 《观陵》

    晚艇村村载,秋原处处收。年来尤爱此,一熟缓千尤。

  • 《琴泉》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