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
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
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
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
行人临水别,隔陇长东西。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摩多楼子》的中文译文为:“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变成云,一下子渡过辽水。白天水像练,战马缰绳头断。行军不要辛苦,城楼上的月仍残存一半。晨光中浓烟上午,胡马行动匆匆。行人临水分别,岭上相隔千里。”
这首诗所表达的诗意是描述了一位玉塞的将士跋涉千里,征战辽东的场景。诗中展示了辽阔的沙漠、浩渺的河流以及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表达了行军的艰辛和分别的忧伤。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将战争与岁月共鸣,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壮士的赞美。
这首诗给人留下了强烈的视觉印象,诗人以独特的形象和意象描绘了北方草原的辽阔和荒凉,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使用了“金人”、“辽水”、“胡马”等词语,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怀。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自然景物的对比,烘托出行军途中的困难和艰险。最后几句诗以“行人临水别”和“隔陇长东西”表达了分别之苦和斗争的无穷延续,展示了人民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战争和壮士的思考和赞美,同时表达了对草原美景的向往和对困难的挑战。诗人以独特的表达方式,既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磨难,也传递了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是李贺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之作。
阳山淫雾雨,之子慎攀登。羌笮多珍宝,人言有爱憎。欲酬明主惠,当尽使臣能。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鼙鼓初归塞上师,京江酒美胜年时。春来逆旅真无事,身到名山合有诗。石底於菟穷作穴,泉间科斗闹成池。荒寒景色君休问,后日应怀此客随。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行玉盘中惊杜老,扣窗声里唤祈宾。扶持大道须分等,正恐乡车未可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