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月下夜闻歌,不奈忠州刺史何。
轻袅腰肢更清峭,柳枝何似竹枝欧。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墨君十咏·舞月》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作者在江楼下听到歌声,却被忠州刺史的身份所限制,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译文:
江楼月下夜闻歌,
不奈忠州刺史何。
轻袅腰肢更清峭,
柳枝何似竹枝欧。
诗意:
这首诗以江楼下的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静夜中倾听到的歌声。然而,作者身为忠州刺史,面对官职的束缚,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描述了一位舞者轻盈的舞姿,她的身姿更加优美而挺拔,仿佛婀娜的柳枝也无法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在江楼下聆听歌声,但却因为身份的限制而无法自由地享受和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对舞者身姿的描写,诗人将她与柔软的柳枝相对比,突显了她的高雅和独特之处。整首诗以朴素的笔触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表达的渴望,展示了宋代文人在官场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情感与景物相结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前年别公东南驰,正当六{左马右鬼}还宫时。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左擅去扌右毛}裘不复恃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才吻真成痴。数从西府伺行李,枢筦政要人扶持。吴江再见丹枫落,宁料我公犹在兹。呼鹰台边闲鼓角,望沙楼上陈书诗。夕烽平安置莫
日脚收新雨,禅房早得秋。重来应更好,谁与共清幽。
无心立臧否,有术验荣衰。举世声中动,浮生骨还来。弹轻知福地,欬小应灵台。笑我老何及,是身惟死灰。
玉帐元侯重,黄枢上宰雄。缘情词律外,宣力庙谋中。震耀恭天讨,严凝助岁功。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颠倒儒冠二十春,归来重喜访僧邻。千奔万竞无穷竭,老竹枯松特地新。
枯槁蒙膏润,谁非喜雨人。儿童翻懊恼,惜不看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