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莫如父子,义莫如君臣。
二者尚有失,自馀恶足论。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莫如吟》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仁莫如父子,
义莫如君臣。
二者尚有失,
自馀恶足论。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中的仁和义的思考。诗中首先提到了父子之间的仁爱,认为没有比父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仁慈的了。父子之间有着血缘和亲情的纽带,这种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
接着,诗中提到了君臣之间的义。君臣关系是社会中的一种重要关系,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臣子应该以忠诚之心为君主效力。作者认为君臣之间的义务与责任是其他关系无法比拟的。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这两种关系都存在着一些缺失。父子之间或许会有矛盾和误解,君臣之间也可能发生冲突和纷争。这些缺陷和失误并不能完全否定仁和义的重要性,它们只是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一部分。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除了仁和义之外,其他的恶行和短处都不值得过多讨论。仁和义是人类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它们才是真正值得追求和推崇的。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仁和义的思考和主张。它提醒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注重亲情和忠诚,将仁和义作为行为准则,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和家庭。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它对于人类关系伦理的思考,以及对于道德和道德价值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