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才动,万物生春意。
试与问宫梅,到东合花枝第几。
疏疏淡淡,冷艳雪中明,无俗调,有真香,正与人相倚。
非烟非雾,瑞色门阑喜。
再拜引杯长,看两颊、红潮欲起。
天教难老,风鬓绿如云,对玉笥,与芗林,岁岁花前醉。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开封(今属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补假承奉郎。徽宗宣和初,除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七年(一一二五),爲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绍兴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因曹成兵变事,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广州,未几致仕。寻起知江州,改江东转运使。八年,徙两浙路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一八),寻出知平江府。时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金诏,乃致仕。卜居临江军清江,号所居曰芗林。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有《酒边集》一卷、《酒边词》二卷。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阁直学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铭》、《五峰集》卷三《向侍郎行状》,《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五首。
《蓦山溪(老妻生日作,十一月初七日)》是宋代向子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蓦山溪(老妻生日作,十一月初七日)
一阳才动,万物生春意。
试与问宫梅,到东合花枝第几。
疏疏淡淡,冷艳雪中明,无俗调,有真香,正与人相倚。
非烟非雾,瑞色门阑喜。
再拜引杯长,看两颊、红潮欲起。
天教难老,风鬓绿如云,对玉笥,与芗林,岁岁花前醉。
译文:
山河突然变得明亮,万物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试着问问宫中的梅花,到了东方谁是花枝的第一。
稀疏淡雅,冷艳如雪,没有世俗的调子,有着真正的芬芳,正与人相依相偎。
既不是烟雾,也不是云雾,瑞色的门阑带来了喜悦。
再次敬酒,看着两颊泛起红晕。
天命难以阻止老去,风中的鬓发绿如云,对着玉笥和芗林,年复一年地陶醉在花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向子諲为自己的妻子在她生日时所作。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他试图问问宫中的梅花,想知道东方的花枝是第几个开放的。梅花被描绘为疏疏淡淡、冷艳如雪,没有世俗的气息,却有着真正的香气,与人们相互依偎。这里的梅花不仅仅是花朵的象征,还可以表示作者与妻子之间的深情厚意。
诗中的“非烟非雾,瑞色门阑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欢喜之情。他感叹着岁月无法阻止老去,自己的鬓发已经变得绿如云,但他依然与妻子相守,一起陶醉在花前。这种情感的延续与花朵的盛开形成了对比,强调了岁月的流转和爱情的长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诗词传递了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妻子的疼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这首诗词既有着宋代诗词的特点,又展现了作者自己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一{上艹中大下虫}何唧唧,吟落儿童心。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
半床明月老秋风,未必诗人一例穷。比似乐天犹欠在,是非已落酒杯中。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