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边柳外,两两寒梅树。
疏影上帘栊,似却□一枝横暮。
玉肌瘦损,有恨不禁春,萦冰珮,整风裳,怅望瑶台路。
我来胜赏,持酒花深处。
天晓酿幽香,正一霎、如酥小雨。
江山得助,臭味许谁同,长安远,故人疏,梦到江南否。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蓦山溪(宣城丞厅双梅)
竹边柳外,两两寒梅树。
疏影上帘栊,似却□一枝横暮。
玉肌瘦损,有恨不禁春,萦冰珮,整风裳,怅望瑶台路。
我来胜赏,持酒花深处。
天晓酿幽香,正一霎、如酥小雨。
江山得助,臭味许谁同,长安远,故人疏,梦到江南否。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忽然来到山溪边,
竹林中,柳树外,繁花两两。
倾斜的影子爬上帘栊,
仿佛一支笔,横过黄昏。
婀娜的身姿,瘦弱而凄美,
她瘦薄的身材,有着禁不住的春情。
腰间缠着镀银的玉珮,
衣袂整齐如风舞瑶台,
她忧郁地望着远方的路。
我来到这儿,赏花胜过,
手持酒杯坐在花丛深处。
天明时,幽香酿花,
一霎那间,如酥般的小雨。
江山艳美,谁与我共享?
长安远在他乡,故人疏离,
我在梦中又回到了江南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溪边上的景色和一个诗人对花的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拓展,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
诗中的“两两寒梅树”是描绘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梅花是寒冷季节中少见的花卉,它独立于枝头,不畏严寒,象征着坚强和勇气。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寒冷外表,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恨意和无法禁受春天的想望。
诗人以第一人称来描述自己来到这个山溪边,享受酒与花的美景。在这儿,诗人感受到了花朵的醉人香气和酒的美味,让人陶醉其中。这种感受所带来的心灵愉悦是无法言喻的。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思乡之情。他提到长安远在他乡,想起了故人疏离的情况。最后一句诗问道:“我在梦中又回到了江南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细腻感受,展示了他独特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形象描写都很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的空间。
才随年尽不重奇,每愧诸郎索近诗。旋作七言供一笑,自痴那得使人痴。
老境睡多行立少,浮生会少别离多。安得此身重壮健,一杯朋旧共高歌?
稻香山色叠,平野接荒陂。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坏堤泉落处,凉簟雨来时。京口兵堪用,何因入梦思。
黄鹤山中黄鹤观,黄鹤仙人此修炼。功成羽化归丹丘,环佩珊珊度遥汉。昔闻有鸟名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仙人一去不复返,长松落雪秋霏霏。
雪化晴檐雨,炉烘冻壁春。穷犹恋诗酒,懒不正衣巾。寂寞安吾分,奔驰失我真。枯桐就煨烬,容有赏音人。
夹道天渠远,垂丝御柳新。千条宜向日,万户共迎春。轻翠含烟发,微音逐吹频。静看思渡口,回望忆江滨。袅袅分游骑,依依驻旅人。阳和如可及,攀折在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