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绛阕,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
还丹九转。
凡骨亲曾换。
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蓦山溪·清都绛阕》是宋代张孝祥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宁静和友谊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忽然来到山溪旁,
清丽的都城绛色墙。
月儿如璧带星光,
天上的音乐不停响。
宝簪和玉佩闪耀,
在清雅的宫阙中傍。
天笑了起来,
大地都变得春意盎然,
与清虚相伴。
曾经骨骼相连的亲人已经离去,
我带着剑来到人世间,
偶然相遇时,
你仍然对我投以青睐的目光。
我放声高歌,陶醉在舞蹈中,
心中的事情有谁能明白?
在明亮的月光下,
在美好的微风前,
我们相对于纶巾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清丽宁静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清净与友谊的向往。诗人来到山溪旁的清都,描绘了城墙的绛色、明亮的月光和闻不断的天上音乐,营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宝簪和玉佩的闪耀,表现了宫廷的华美和高贵。天笑和物皆春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欢乐气氛。
诗词中出现了还丹九转和骨骼相连的亲人离去的描写,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哀伤。然而,诗人带着剑来到人世间,偶然相遇时仍能得到对方的青睐,表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真挚感情的珍视。狂歌醉舞和心事无人知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心事。
诗词最后以明亮的月光和美好的微风作为背景,表现了诗人与对方在纶巾岸相对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友谊和情感的渴望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优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宁静和友谊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和离别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真挚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江南多佳山,骈首闯城郭。缅怀在坦夷,要使一见廓。邦侯王事馀,幽致到丘壑。散策占城阴,含睇及民瘼。爱此郊原平,膴膴富耕穫。飞观鯈下临,丹碧荡霄堮。野色四座浮,胸次潜领略。千畦云弄黄,岁事初不恶。斗酒行劳农,欢谣入酺醵。胜地恶发挥,波神覆为虐。萧辰谁与娱,一笑
多幸春来云雨少。且教月与花相照。清色真香庭院悄。前事杳。还嗟此景何时了。莫道难逢开口笑。夜游须趁人年少。光泛雕栏寒料峭。迂步绕。不劳秉烛壶天晓。
阿翁莹彻八窗冰,独爱春郊画有声。正鮆肥桃涨暖,欲河魨上荻芽生。惊雷破柱眠逾稳,明月中庭酌屡更。应待儿归相从臾,万红堆裹槊齐横。
山畔孤亭一水滨,归来华发已欺人。脱身异县干戈地,得意吾庐笋蕨春。早着青衫成底事,惯遭白眼欲谁亲。此君真有高人节,肯与山翁作近邻。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吹箫人去行云杳。香篝翠被都闲了。叠损缕金衣。是他浑不知。冷烟寒食夜。淡月梨花下。犹自软心肠。为他烧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