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
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
环燕席。
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
清风两腋。
炯玉树森前,碧_满注,共作醉乡客。
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
游船曾点空碧。
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
愁易极。
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
归来日夕。
但展转无眠,风棂水馆,冷浸五更月。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诗词:《摸鱼儿(荷花归耕堂用时父韵)》
朝代:宋代
作者:赵以夫
古城阴、一川新浸,
天然尘外幽绝。
谁家幻出千机锦,
疑是蕊仙云织。
环燕席。
便纵有万花,
此际无颜色。
清风两腋。
炯玉树森前,
碧_满注,
共作醉乡客。
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
游船曾点空碧。
当时总负凌云气,
俯仰顿成今昔。
愁易极。
更对景销凝,
怅望天西北。
归来日夕。
但展转无眠,
风棂水馆,
冷浸五更月。
中文译文:
古城的阴影,一条河流新涨,
自然的尘埃之外是幽静的地方。
哪个家庭幻化出千变万化的锦绣,
仿佛是仙女云织的成果。
环绕着燕子搭建的席子。
即使有万千花朵,
此时也无法显露出色彩。
清风拂过两侧。
明亮的玉树在前方林立,
湖水碧绿充满其中,
与迷醉的游客共同构成了醉人的乡村景色。
长堤边的道路,仍然回忆起西湖的景色。
曾经乘坐的游船在空旷碧波中漂荡。
当时总是怀揣着登上云端的憧憬,
仰望中感受到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忧愁容易达到极致。
更对着景色沉思凝视,
怅然地望向天空的西北方。
回到家中,日夕之间。
只是不停地转身辗转无眠,
风吹拂着窗棂,水馆清凉,
冷冽的月色浸泡着午夜五更时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回忆的情感表达。
诗中描述了一幅宁静幽远的画面,古城的阴影和新涨的河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作者提到了一个家庭幻化出千变万化的锦绣景象,仿佛是仙女云织的成果,给人以神秘和奇异的感觉。这种奇异之美与周围的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有万千花朵,也在此刻失去了色彩。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中还描绘了清风拂过的情景,玉树的璀璨和湖水的碧绿构成了迷人的乡村景色,让游客沉醉其中。长堤边的道路勾起了作者对西湖景色的回忆,曾经乘坐的游船在碧波中荡漾,这些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对比令人感慨。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时间流转所带来的变化和情感的复杂性。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景色的凝视。诗人感叹愁苦容易达到极致,对景色的凝视也带有一种忧伤的情绪。作者怀揣着过去登上云端的梦想,但现实与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对比令人感到忧愁和无奈。
最后几句表达了归家后的孤寂和不眠之夜。诗人展转无眠,窗棂随风摇晃,水馆清凉,月色寒冷。这种冷冽的氛围与前面描绘的田园乡村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思考。诗人通过描绘细节和情感表达,传达了对时间流转和生活变化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寂和忧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嫩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
秋暮何聊饮不多,素空皓月舞傞傞。也知落叶风前拍,似应寒蛩砌下歌。
使从武夷来,惠我墨长咫。黝然禹玄圭,上有久轩字。他珍不余畀,遗此良有以。天未丧斯文,誓将立人纪。
晓枕闻檐溜,閒筇立寺门。宿酲连卯酒,幽趣落无言。山色丹青湿,梅花璧玉温。谁能此乘兴,风味昔人存。
贺白文章,英卫规模,簪缨世家。更襟怀,芳润光风齐月,笔端奇伟,春藻天葩。课最严城,升班清禁,蔽芾棠阴人竞夸。争知道,富恩波衮衮,万顷无涯。清辉庭桂方花。映潋滟仙杯浮紫霞。庆云龙风虎,明良际会,鸿勋骏业,重叠辉华。寿挹南峰,福迎庐水,未羡还丹九转砂。从此去,
剧韵新篇至,因难始见能。雨天龙变化,晴日凤鶱腾。游海惊何极,闻韶素不曾。惬心时拊髀,击节日麾肱。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拣金光熠熠,累璧势层层。珠媚多藏贾,花撩欲定僧。封来真宝物,寄与愧交朋。已老无时疾,长贫望岁登。雀罗秋寂寂,虫翅晓薨薨。羸骥方辞绊,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