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南墙、几回凝伫。
绿筠冉冉如故。
帝城景色缘何事,一半花枝风雨。
收听取。
这气象精神,则要人来做。
当留客处。
且遇酒高歌,逢场戏剧,莫作皱眉事。
那个是,紫佩飞霞仙侣。
骎骎云步如许。
清闲笑我如鸥鹭。
不肯对松觅句。
萍散聚。
又明月、还寻锦里烟霞路。
浮名自误。
待好好归来,携筒载酒,同访子云去。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诗词《摸鱼儿(郫县宴同官)》是宋代吴泳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倚南墙,几次凝视。
绿色的竹子依然婆娑。
帝都的景色是因为什么事情,
一半是花朵在风雨中摇曳。
听着收集。
这样的精神和气象需要有人来表现。
请留客在这里。
还遇到了高兴的饮酒、戏剧表演,
不要生气愁眉苦脸。
那个人是紫色佩带、飞舞的仙侣。
他的步伐轻盈如云彩。
悠闲地笑我像海鸥和苍鹭。
他不愿和我一起寻找适合的诗句。
水草散开又聚拢。
还有明亮的月光,我要寻找通往锦里烟霞的道路。
被虚名所困扰。
等待好好归来,带上竹筒装满酒,一同寻访子云去。
诗意: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自在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倚靠在南墙上,凝视着绿竹摇曳的景象。他思考着帝都的景色背后的起因,一半是因为花朵在风雨中的摇曳。诗人感叹现实生活中需要有人以自在的精神和态度来表现这样的景象,他邀请客人留在这里。在此期间,他遇到了欢乐的饮酒和戏剧表演,他呼吁不要因为琐事而皱眉。诗人以自然界中的紫佩飞霞仙侣来对比自己,他们行走轻盈如云彩,而诗人则自嘲地笑自己像海鸥和苍鹭一样。然而,他们不愿与他一同寻找适合的诗句,因此诗人感慨水草散开又聚拢,明亮的月光照耀下,他要寻找通往锦里烟霞的路途。最后,诗人表示被虚名所困扰,但他期待着好好归来,带上竹筒装满酒,与子云一同展开新的寻访。
赏析: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以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在闲适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如南墙、绿竹、花朵、云彩等,将读者带入了一幅自然舒适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紫佩飞霞仙侣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向往。诗句中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强调了追求内心自由、追求艺术和诗意的重要性。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和轻松的调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诗意生活的追求。诗词中的“摸鱼儿”一词,借用了钓鱼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自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意境。他通过愉悦的饮酒、喜剧表演以及与仙侣相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琐事的不屑和对自我追求的渴望。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联结,以此表达对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由自在、淡泊宁静、追求诗意的主题贯穿始终,展示了诗人对自我解脱和艺术追求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诗人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态度,引发读者对宁静、自由和诗意生活的思考。
风舞花旛万缕轻,石炉香冷一灯明。坐来耳目身心静,仿佛慈云礼纖声。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只有百神朝宝镜,永无纤浪犯虚舟。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东去西来人不会,上卿踪迹本玄洲。
乡心趋老重,见说买山成。静坐性情淡,孤眠滋味清。樵人时识面,禅客共知名。山色元无垢,溪声自不平。池荷应足制,山蓣想堪羹。九日如今近,思君出峡行。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
恶钳鎚下番身,未必锋芒发露。不惟斩得猫儿,也解煞佛煞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