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阳、晚香犹耐,江城风露初峭。
梅花已索巡檐笑,春入数枝红小。
寒恁早。
正帘卷苍云,和气生芝草。
金虬篆袅。
喜人乐丰年,波澄瀚海,星斗焕牙纛。
家山近,游宴十洲三岛。
石桥诗思频绕。
朱颜白发神仙样,谁信玉关人老。
春渐好。
望阊阖天低,咫尺瞻黄道。
祥云缥缈。
看柳色沙堤,莺声禁辇,鸣佩凤池晓。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摸鱼儿(寿叶制相)》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允平。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重阳、晚香犹耐,
江城风露初峭。
梅花已索巡檐笑,
春入数枝红小。
寒恁早。
正帘卷苍云,
和气生芝草。
金虬篆袅。
喜人乐丰年,
波澄瀚海,
星斗焕牙纛。
家山近,
游宴十洲三岛。
石桥诗思频绕。
朱颜白发神仙样,
谁信玉关人老。
春渐好。
望阊阖天低,
咫尺瞻黄道。
祥云缥缈。
看柳色沙堤,
莺声禁辇,
鸣佩凤池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秋天过重阳节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季节和时光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的开篇,描绘了重阳节时秋香依旧,江城的风露已经有了初峭的感觉,表现出季节的变迁和秋天的凉爽。
接着,诗人以梅花作为象征,描述了梅花已经绕过屋檐笑了起来,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红色的花朵也开始绽放,虽然只是几枝小小的红花,但已经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诗中提到了家乡的山近在眼前,游宴的场景遍布十洲三岛,石桥上诗思频绕。这里展现了丰收和欢乐的氛围,以及诗人对家乡和游乐的向往。
然后,诗人以自然景观和神仙的形象来反思人生。他描绘了自己的容颜已经老去,但精神依然焕发神仙般的样貌。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时光流转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视。
最后,诗人展望了天空,描绘了祥云缥缈的景象,观赏柳色和听鸟鸣的美景。这里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美好时刻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意境展示了秋天过重阳节的景象,通过对季节变迁、丰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运用自然景物和神仙形象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浪漫和唯美情调。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妙年意气已横秋,不为身谋为国谋。斥去佞臣谈笑里,英名高压汉朱存。
城东老圃旧书生,紧闭柴门懒送迎。独袖篇诗与君别,相看白首不胜情。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雪尽惟酒经。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
官居閴寂似僧居,坐卧行藏行自如。爽气逼人千亩竹,清风满室一床书。心游淡泊能调马,意绝贪求岂羡鱼。即此便同三径隐,未须投绂赋归欤。
澹澹沧海气,结成黄香才。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台。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遂得会风雨,感通如云雷。至矣小宗伯,确乎心不回。能令幽静人,声实喧九垓。却忆江南道,祖筵花里开。春风不能别,别罢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