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年时、荔枝香里,深红一片成阵。
迎风浴露精神爽,谁似阿娇丰韵。
黄昏近。
望翠幕玳席,粉面云鬟映。
娇波微瞬。
向烛影交相,歌声间绕,私语画阑并。
佳期事,好处天还慳吝。
莺啼燕语无定。
一轮明月人千里,空梦云温雨润。
萧郎病。
恨天阔鸿稀,杳杳沈芳讯。
日长人静。
但时把好山,学他媚妩,偷就眉峰印。
王同祖,字与之,号花洲,金华(今属浙江)人。早年侍父宦游。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金陵制幕。淳祐间通判建康府,改添差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嘉熙四年,自选其少作七言绝句百首爲《学诗初稿》。事见本集卷末自跋。 王同祖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
诗词《摸鱼儿》描写了一个女子的美丽与风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年华流逝的时光里,
荔枝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红艳艳的果肉组成一片坚固的阵势。
迎着微风,身躯洗净露水,精神焕发,
谁能像阿娇般充满魅力。
黄昏已近,眺望着翠幕、玳瑁席,
细嫩的脸庞和黑亮的发鬓相互映衬。
眼眸柔媚微微眨动,
在烛影中交错,歌声萦绕,
私语传来画阑相伴。
美好的时光都值得庆祝,
但天意总是那般保守。
黄莺啼叫,燕语不停。
明月照亮千里,却给人空洞梦境,
如云般温润的雨水。
萧郎患病了,
他痛恨天空的广阔和鸿鹄的稀少,
故而渺渺若失的香信。
白天漫长,人们寂静无声。
在适当的时机,带上山间的美好,
学着去妩媚,偷偷留下眉宇的印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女子在盛夏花香满溢的环境中的美丽与魅力。她如同荔枝一样,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的仪态如阿娇般妖娆而丰韵。黄昏时分,她身着华美的衣裳,与翠幕、玳瑁席相映成趣,美丽动人。她的眼眸柔媚,微微眨动,她与阿娇一样,充满了魅力和女性特有的娇羞。这里的“私语画阑并”形容她与情人之间的私密对话,使整个场景更加撩人。然而,尽管有如此美好的时光,但黄莺的啼叫和燕子的鸣叫终究阻止不了人们情感的空虚和心灵的迷茫。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千里之地,却只给人带来了虚无缥缈的梦境,如同那云一般温润的雨水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愿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萧郎病倒了,他无法忍受天空的广阔和思念之情的稀薄,便沉寂在遥远的消息之中。白天漫长而寂静,人们宁静无声。而只有在适当的时机,才能将美好的山间景色带入自己的生活中,并学习媚妩之态,偷偷地将眉峰的印记留下。
这首诗词以其华丽的辞藻和充满遐想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迷人女子的形象,并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痛恨和向往。整个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美丽的图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朔胡乘月寇边城,军书插羽刺中京。天子金坛拜飞将,单于玉塞振佳兵。骑射先鸣推任侠,龙韬决胜伫时英。闻有河湟客,愔愔理帷帟。常山启霸图,汜水先天策,衔珠浴铁向桑干,衅旗膏剑指乌丸。鸣鸡已报关山晓,来雁遥传沙塞寒。直为甘心从苦节,陇头流水鸣呜咽。边树萧萧不觉春,
昨过知岑寂,重来况雪天。人居难珊里,路在鸟巢边。草市开还闭,茅山断复连。潇江清似镜,悔不问归船。
北亭谁人筑短墙,横绝拥吾堂。不作新亭槛,幽花为谁香。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弃职曾守拙,玩幽遂忘喧。山涧依硗瘠,竹树荫清源。贫居烟火湿,岁熟梨枣繁。风雨飘茅屋,蒿草没瓜园。群属相欢悦,不觉过朝昏。有时看禾黍,落日上秋原。饮酒任真性,挥笔肆狂言。一朝忝兰省,三载居远藩。复与诸弟子,篇翰每相敦。西园休习射,南池对芳樽。山药经雨碧,海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