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墨》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
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墨》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
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人以墨作为主题,抒发了自己对墨的种种感受。

诗的前两句“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描绘了墨的制作过程。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的是墨的制作地。墨的制作主要依靠石炭以及以松树为原料的松炭。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制作墨的过程的关注,以及对于石炭和松炭在墨制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接着的两句“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描绘了作品上的蝇虫以及墨的深浓。薛涛的《吳越樓歌》有云:“昔好絲綿求再平,今佳翰墨怨難任。”此处的“绶”用意相似,把墨叙述得宛如织物。“绕画蝇初落”,画家在作品上还未画蝇虫,而李峤笔下的文字中却看到了蝇虫已初落其上。这可能暗示着绘画墨的鲜艳色彩已经引来了烦扰,也可以视为诗人笔下的墨色已经真实到了让蝇虫落下的程度。“含滋绶更深”,意味着墨含有浓深的色泽和深远的文化底蕴。

第四句“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探讨了墨在表达情感和艺术传承中的作用。这里的“悲丝”指的是墨色,表示墨色充满了悲伤和忧愁的情感。墨的丝细之处也有表现墨容易被沾染的意味。“叠素彩还沉”则是在形容绘画中堆叠各种颜色的状况,而在这种繁杂色彩之下,墨色却沉稳而明亮。

最后两句“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表达了诗人对于墨的独特见解。这里的“张芝学”指的是张芝的墨学独特和卓尔不群。而“书池”指的是凡是涉及到书法、绘画之类的地方,例如供人练习的水池或写字台。“幸见临”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墨的学习和创作的愿望。

综合来看,这首诗以墨为线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墨的制作过程、深浓的色彩、及其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创作中的独特作用。诗人对于墨的认识和热爱表达了他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墨的独特见解。

  • 《戏效连珠叠韵体》

    溯流迟涩须流轻,石岸崎岖沙岸平。高树影藏低树影,前滩声掩后滩声。飞禽飞去语禽语,归客归休行客行。望断谁怜魂欲断,诗成转觉梦难成。

  •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厚味得无毒,良药信多苦。毒留患滋生,苦过疾息愈。吾君尧舜资,事业方复古。公行幸迟迟,去国犹去鲁。

  • 《遣兴》

    翳翳鱼盐市,迢迢桑麦村。山家薪炭足,野叟裤襦温。罝兔残芜尽,叉鱼积水浑。诗书老无效,犹拟付儿孙。

  •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

    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珠箔曲琼钩,子细见扬州。北兵那得度,浪语判悠悠。沉香帖阁柱,金缕画门楣。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槛车。朱门漫临水,不可见鲈鱼。

  •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割爱天文动,敦和国步安。仙姿归旧好,戎意结新欢。并命瞻鹓鹭,同心揖蕙兰。玉箫临祖帐,金榜引征鞍。广陌双旌去,平沙万里看。海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突兀阴山迥,苍茫朔野宽。毳庐同甲帐,韦橐比雕盘。义著亲胡俗,仪全识汉官。地邻冰鼠净,天映烛龙寒。节异苏卿执,弦殊

  • 《酒徒》

    御史别淳于,金钗堕长夜。 五斗不湿唇,双鬟抱垆泻。 笑杀斗升肠,耳热索秆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