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暮春久雨作》

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
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
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
谁知力耕者,桑麦最关心。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暮春久雨作》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该诗抒发了诗人对久雨所带来的忧虑和痛苦的感受,同时也描绘了春天中雨水的积聚所带来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积雨迟迟不停歇,春天的天空愈发阴沉。
周围的院子显得无比空寂。
花朵无法绽放在地面上,只有空荡荡的竹林藏着鸟儿。
檐溜发出刺耳的声音,邻居僧人的影子也消失了。
谁能知道那些力耕的农民,对于桑麦的结果最牵挂。

诗意和赏析:
《暮春久雨作》以雨水的积聚揭示了一种沉闷的气氛,暗喻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困顿。整首诗寥寥数语,却能把握住雨季的景象,将雨水的积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劳作受阻以及自然界中的动静消失的担忧。通过描绘其中的气氛,诗人传达出对于春季的期盼以及对于农田的关切。

诗人通过描述雨季的景象,展现了生活中存在的困境和挫折。诗中的清冷和沉寂通过檐溜声和僧人的影子的消失得以体现。这种景象与农田的情况相互呼应,同时也与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相契合。诗中末句提到力耕者忧心于桑麦的问题,突出了农田的关怀和诗人对于农田的关注。这种对于农田的关心与诗人内心的冷清共同激发出一种对于春天和丰收的渴望。

总之,《暮春久雨作》通过描述雨季的景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困境和挫折,达到了对于春天和丰收的期待和渴望的目的。诗人将雨水的积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展示农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和人们生活的共同关怀。

  • 《云》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 《春日遣怀(二首)》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太宗师讨王充窦建德…战武牢第三》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 《颂十玄谈·演教》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