燮调能十雨,具训微三风。
希圣如颜子,何时笑叔通。
明经徒为利,秽史不能公。
落落经纶腹,悠悠锦绣胸。
茶烟禅榻上,花蕊酒杯中。
皇览方佳少,青衫已秃翁。
凄凉语棐话,寂寞教咸忠。
青嶂鹤仙返,白杨鸦夜讧。
庭前双桂树,堂上六经丰。
皇帝春秋盛,车书夷夏同。
移忠聊士诺,独善未妨穷。
许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学者称山屋先生,婺源(今属江西)人。从魏了翁学。早年入赵葵幕,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以军功补校尉,爲江东转运司属官。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七年,兼本州教授。吕文德辟爲淮西安抚司准备差遣。迁临安府教授,以言事罢。宝祐三年(一二五五)爲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摄提举常平。召试馆职,以忤贾似道罢,归隠,自号泉田子。宋亡,改字宋士,深居不言。元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有《先天集》十卷、《百官箴》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宋运干山屋许先生行状》。 许月卿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嘉靖刊本爲底本。底本文字多夺误,酌校《宋诗抄·先天集抄》所录诗。
《暮春联句九首》是宋代许月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燮调能十雨,具训微三风。
希圣如颜子,何时笑叔通。
中文译文:
调和之音能降十场雨,微风吹拂具备三种德行。
期望像颜子那样成为圣人,何时能够嘲笑叔通(指叔子通,孔子的朋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为主题,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境遇的反思。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期望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首联的第一句“燮调能十雨,具训微三风”表达了调和音律的美好,意味着和谐的社会应该具备完美的音乐与道德。第二句则表达了对圣人颜子的向往,颜子被认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颜子一样的人物,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接下来的两联以皇帝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社会的弊病和对比。第三联中“明经徒为利,秽史不能公”表达了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指出明明知道经书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利用经书。第四联则指出历史的扭曲,无法公正地记录真实的历史事实。
第五联以个人的角度出发,描述了作者对自身的期望。通过“落落经纶腹,悠悠锦绣胸”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有广博的知识和才华,同时内心要有高尚的品性和抱负。
第六联以禅坐和饮酒为主题,通过“茶烟禅榻上,花蕊酒杯中”展现了作者在寂静的禅坛上思考人生的哲理,以及在花香和酒杯中享受生活的悠闲。
最后两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的兴衰和人生的变幻。第七联中“皇览方佳少,青衫已秃翁”表达了对皇帝权力的揶揄,指出皇帝的春秋盛世已经逝去,留下的只有衰老。第八联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凄凉语棐话,寂寞教咸忠”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凄凉和寂寞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和谐社会、高尚品德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性的思考。
去岁龙城乐事多,楼头乞巧傍青娥。今年织女知何处,不见星郎送渡河。
贞惠文子升士,睿圣武公好贤。晏平仲狐裘一,齐景公驷马千。
君不见流金铄石气如焚。巫祝并祷天不闻。滂霈一雨洗乾坤,肤寸而合山中云。又不见疾雷契山风助势,八表同昏天地闭。峰头一抹敛归云,赫日当空鬼神避。祗今岁杪雪霜馀,得向岩前自卷舒。等閒且伴幽人宿,明日春回须雨足。
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飘飘御风远,银阙开九天。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下土蚁虱臣,微衷怀欲宣。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再拜谢阙下,回飚
痴儿官事苦相临,每到蓬莱慰赏心。一水萦湖连海去,片云带雨入山深。自怜老客从渠晚,喜有诗翁到此寻。中外升沉政悬绝,强抽荒思续高吟。
翠萼凌晨绽,清香逐处飘。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尽堪图画取,名笔在僧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