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
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
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
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暮春书事呈四舍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的景象。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描绘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欢乐和活动,展示了春天的繁荣和生命的延续。
然而,诗人在描绘春天的美景之余,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他说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逝去和身体衰老的感叹。他感叹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表达了作者对于安享晚年的态度。他认为在饱食之后,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去做,而长日子里,睡眠是最适合的活动。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于安逸和宁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展示了欧阳修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感慨和思索。
石上悬琴琴醉寒,五更三点是谁弹?清音流出相思泪,月照风吹竟不干。
万木总柔翠,况复新晴时。日色照欲动,山气敛还迟。望之如何揽,举袂随风吹。
尽把天工付祝融,东皇归去太华宫。稜稜山色耸苍玉,湛湛波光浸碧铜。杨柳入天鸠要雨,海棠落地蝶嫌风。好将杖屦西园看,万紫千红一夜空。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秋高露白万林空,低望吴田三百里。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台前夹月吹玉鸾,台上迎凉撼金翠。银河倒泻君王醉,滟酒峨冠眄西子。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城乌啼尽海霞销,深掩金屏日高睡。
少年湖海误加鞭,久戍归欤暂息肩。时有故山来梦里,更无愁绪到吟边。晨餐全仰数畦菜,岁计尤逋二顷田。闲倚瘦筇长啸处,此身疑是结绳前。
竹炉听雪坐蒲团,长笑诗人不耐寒。未办貂裘走南陌,肯来高处一凭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