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暮春书事四首》

林花飞已久,芳草雨余长。
人静槐庭午,帘斜竹院凉。
沾泥新笋白,封蜡煮醪香。
莫厌残春醉,流莺劝举觞。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暮春书事四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林花飞已久,芳草雨余长。
人静槐庭午,帘斜竹院凉。
沾泥新笋白,封蜡煮醪香。
莫厌残春醉,流莺劝举觞。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暮春时节的感受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林花飞已久,芳草雨余长”,描绘了春天已经过去,但花朵和青草仍然繁盛的景象。这里通过林花和芳草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接着,诗中描述了一个安静的午后场景,人们静静地坐在槐树下的庭院里,竹院中的帘子斜斜垂下,带来凉爽的感觉。这里通过描绘人物和环境,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沾泥新笋白,封蜡煮醪香”,描绘了新鲜的竹笋沾满了泥土,白色的笋尖显得特别鲜嫩。同时,诗中还提到了煮醪的香气,给人一种美食的联想。这里通过描绘食物的味道和气味,增加了诗词的层次和趣味。

最后两句“莫厌残春醉,流莺劝举觞”,表达了作者对残春时节的喜爱和享受。诗中的“莫厌残春醉”意味着不要厌倦残留的春天,要尽情享受。而“流莺劝举觞”则是在说流莺在劝酒,引出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情景。这里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暮春时节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以及作者对生活和友情的热爱。

  • 《寓言》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 《头风戏作》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 《书友人壁》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 《呈仓皇使觅官书》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