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明日禊馀春,风冷难回积雨云。
不惜芳菲倦游赏,雅宜竹下闭门人。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暮春》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陈宓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天将是兰亭园中春天的余韵,
寒风阻难回归的积雨云。
我不吝惜繁花盛景疲倦的游赏,
更喜欢在竹林下静闭门户的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时节的景象。它以兰亭园为背景,描述了明天的景色仍然沐浴着春天的气息。然而,寒风侵袭,积雨云遮挡了阳光,给人们带来了些许不便。诗人表达了对花景游览疲倦的不在意,相反,他更倾向于在竹林下安静地闭门谢客。
赏析:
《暮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兰亭园被赋予了明天的预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期待的未来。然而,诗中的寒风和积雨云给这个景象蒙上了一层阴影,提醒人们即使在美好的时刻也可能遭受挫折与困扰。
诗人表达了对游赏疲倦的态度,表示他不再追求外界的繁华景色,而更愿意选择安静闭门的生活方式。这种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竹林作为隐逸的象征,给人以宁静与清净的感觉,与繁花盛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描写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追求,传递出陈宓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理解。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诗意的深入思考,诗人唤起读者对于生活的反思,启发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深堂杰阁松风鸣,黄梅已过双溪晴。不知城高乃有此,六月表里冰壶清。我来蒙师炷香鼎,旋汲溪泉为煎茗。明朝又送不托材,大慰枯肠怯龙饼。
折冲自古在精神,从事兵车亦苦辛。羽扇纶巾前日事,尚能谈笑静风尘。
举翮抚三秦。抗我千里目。念当隔山河。执觞怀惨毒。
此公去暑似新秋。吏毒一句句。行县胜监州。觉甘雨、随车应求。鹭清为酒,螺清为寿,起舞祝君侯。急召也须留。廿四考、中书到头。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风和日永饱食已,雨急天寒户不开。遇此佳时无一事,搘床高枕听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