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妖放艳有谁催,疑就仙中旋折来。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译文:牡丹,谁催拆妖放艳,就像仙境中旋折来。图谋占领整个春天,只固留三月才开始绽放。压枝的金黄花蕊散发着浓郁芬芳,每朵花儿都胜过檀香的心灵。最好在酒席散去后,依风含笑朝楼台倚靠。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风姿以及花开之时的美好。牡丹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国色天香的象征,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牡丹的绚丽和高贵。
首先,诗中用“拆妖放艳”来形容牡丹的花开之势,将它们的美丽与神秘感相结合。牡丹被比喻为“仙中旋折来”,把牡丹与仙境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其超凡的气质。
其次,诗中描绘了牡丹花盛放的过程。作者说“图把一春皆占断”,意味着牡丹占据了整个春天,只有在三月才开始绽放。这种表达方式凸显了牡丹花开后的珍贵和意义。
最后,诗中描述了牡丹的美丽和香气。牡丹的花蕊被形容为“压枝金蕊香如扑”,非常醒目且芬芳。作者还说每朵花儿都比檀香更胜一筹,强调了牡丹花的珍贵和独特性。
整首诗情感豪放,用词精确,描写了牡丹的壮丽和美丽。通过牡丹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歌颂。
夜宿山家谢主翁,安排席藁地炉东。枕头就借支机石,帕额聊防箭隙风。酒瓮下眠添古话,牛衣中卧有时通。老吾看破人閒事,锦帐牙床总是空。
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醉后懽呼踏浪儿,鲔可鱠兮粳可炊。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闲恨可萋迷。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绿眼胡鹰踏锦鞲,五花骢马白貂裘。往来三市无人识,倒把金鞭上酒楼。
晷影推移线日长,无言童子自商量。虽然不是神仙药,海止传来第一方。
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凤管鹤声来未足,懒眠秋月忆萧郎。
吾衰矣,百事且随缘。只字不笺天。几曾三宿为归计,更巴一岁是希年。记儿时,闻祖父,说隆乾。我不与、少年争遇合。你莫共、老僧争戒腊。靴皱面。帨垂肩。锦袍夺去饶之问,虎皮撤起付伊川。剩空身,无长物,可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