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牡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牡丹花开放在富贵人家的庭院中,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了盛世繁华和豪华的景象。
诗中描写了卫夫人和越鄂君的庭院,卓尔不凡的景象让人目眩神迷。锦帏初卷,指的是锦绣华丽的帷幕刚刚拉开,展现出堂皇豪华的气质。绣被犹堆,指的是厚实而华美的被褥仍然摆放着。诗人在描写牡丹花叶时,用了“垂手乱翻雕玉佩”来形容花瓣晃动时发出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牡丹花的娇艳美丽。而“招腰争舞郁金裙”则形容花朵摇曳的姿态,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的动态美。
接下来,诗人以修饰物品的手法,表达出了对这个庭院的渴望和向往。他提到了石家蜡烛和荀令香炉,这些都是非常奢华的用品,显示出庭院主人的富贵和地位。他自称是梦中传彩笔,意味着他自己也希望有机会参与这样的繁华富贵之中,以书写花叶,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华丽、细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盛世繁华的景象。通过描绘花朵的盛开和庭院的豪华饰品,诗人传达了对物质富裕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之间的隔阂和渴望,以及诗人对于豪华虚幻世界的追求和幻想。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唐代盛世氛围,展示了李商隐娴熟的艺术技巧和对诗歌表现力的巧妙运用。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