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木芙蓉》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水边无数木芙蓉,
露染燕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
强抬青镜欲妆慵。
中文译文:
在水边,无数木芙蓉盛开,
露水染上了淡淡的红色。
就像是美人刚刚喝醉,
费力地抬起青色的镜子,欲要化妆却有些懒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边盛开的木芙蓉的景象,以及作者对美人的联想。木芙蓉是一种美丽的花朵,而诗中的木芙蓉盛开在水边,景色非常壮观。诗中的露水染上了木芙蓉淡淡的红色,形容了花朵的娇艳和细腻。
随后,诗人将木芙蓉与美人进行了对比。他将美人比作初醉的状态,意味着美人正处于陶醉的状态,容光焕发。美人费力地抬起青色的镜子,欲要妆扮自己,却又有些懒散。这里通过描写美人的妆容,表达了她的美丽和娇羞。整首诗以木芙蓉为背景,通过对比描写美人的情态,展现了一种婉约、柔美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美,以及诗人对美的赞美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人感受到了木芙蓉的美丽与婉约,以及美人初醉的神态。整体上,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温婉、细腻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秾李花如许,殊胜灼灼红。只言开似雪,不道去随风。胜日从吾党,衰年念此翁。诗情犹可强,杯勺不能同。
同病相怜。同忧相捄。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
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校雠心苦谨涂乙,吟讽声悲杂歌哭。三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录。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雪打窗闻簌簌。倘年七十尚一纪,墬典断编真可续。客来不怕笑书痴,终胜牙签新未触。
荡里舟轻指外沙,夹溪檐蔔正催花。南风借与迎新便,未离家时已至家。
前年都尉没边城,帐下何人领旧兵。徼外瘴烟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铭旌。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
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